近日,在安徽卓朴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
作为国内数控金属切削机床行业的领军者,该公司保持着高额的研发资金投入,叠加下游回款周期延长等因素,面临着一定的资金压力。“邮储银行黄山市分行了解到情况后,两周内就为我们量身定制6000万元授信加5000万元认股安排的综合方案。”该公司董事长方建辉说,“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我们更有底气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开拓市场。”
“十四五”期间,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沃土,持续激发经济活力。
来自安徽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近5年,全省各项贷款连跨4个万亿台阶增长至9.27万亿元,年均增速12.3%;保险业年均提供风险保障181万亿元,年均增速超15%。
资金总量充沛有效,流向结构精准有力。5年来,更多金融资源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金融“含科量”越来越高。安徽建成“10家科创金融中心+71家特色分支机构+72支专业团队”的多层次科技金融组织体系,持续推动“初创信用贷”“成长接力贷”“成果转化贷”产品和服务模式落地,将“贷投批量联动”试点推向全省。截至9月底,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7万亿元,增速是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2.5倍。
金融“获得感”不断提升。“资金的问题解决了,我就可以放开手脚干了!”安徽省乐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订单量激增150%,现有果酱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仍无法满足需求,急需资金扩大生产,但因企业缺乏抵押物,且法人代表曾有一笔信用卡小额非恶意逾期记录,导致融资难。歙县金融监管支局了解情况后,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组织银行与企业精准对接,辅导企业修复征信,通过信用贷解决抵押物不足问题,最后农业银行为其发放300万元信用贷款,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安徽深化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广金融服务专员模式,推动银行机构对732万户民营和小微企业实现走访全覆盖。截至9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达42.8%,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万亿元,规模是2020年末的2.5倍,余额户数较2020年末翻了一番。
“贷得到,还要贷得起。”安徽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打造“普惠金融一本账”,推动企业贷款融资成本透明化,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低至3.59%。
在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下,小微企业拔节生长,创新创业浪潮奔涌,勾勒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记者 何珂)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