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作为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气温骤降、初霜始现,“寒气渐盛而燥邪未消”。人体易出现肺脾虚弱、肾气不足的状况。民间“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正点明此时养生需以“温润调养”为核心,兼顾补养脏腑与抵御寒邪。本期带来霜降节气药膳与中药文创方案,助力节气养生。


霜降调养忌“厚补滋腻”,需选“温润不燥、补而不滞”的食材。五指毛桃性平味甘,能健脾补肺、行气利湿;板栗性温味甘,可补肾强筋、养胃健脾;搭配润肺安神的百合、莲子,以及补脾养胃的怀山药,与排骨同炖,既能补养肺脾心肾,又无上火积食之虞,是霜降时节的理想药膳。
制作材料
主料:排骨500克(建议选肋排,肉质鲜嫩易炖烂)
配料:五指毛桃25克、板栗100克(提前去壳备用)、干百合10克(提前泡发)、莲子35克(去芯,避免苦涩)、怀山药20克(去皮切滚刀块)、蜜枣4个、姜1块(切片)、葱1段
调料:料酒10毫升、盐3克
制作流程
排骨洗净,冷水下锅,放入姜片、葱段、料酒,大火煮沸后撇去表面血沫(此步骤可去除排骨腥味,让后续汤品更清澈),捞出排骨用温水冲洗干净,控干水分备用。
将处理好的排骨、五指毛桃、板栗、泡发的干百合、莲子、怀山药、蜜枣一同放入电炖锅或砂锅,加入足量清水(需完全没过所有食材,避免炖煮过程中缺水)。
大火将水煮沸后,转中小火慢炖40分钟,待排骨炖至酥软脱骨、食材香味充分融入汤中(可用筷子轻戳排骨,能轻松穿透即为熟透)。
最后加入盐调味,搅拌均匀后关火,静置5分钟让味道更浓郁,即可盛出食用。


霜降时节气候干燥,不仅需内服温润食材,外用养护也至关重要。中药香水与香膏以芳香中药材为核心,借“闻香养生”与“润肤护表”双重作用,既能舒缓秋冬干燥引起的皮肤不适,又能通过药香理气安神,契合霜降“内外同调”的养生理念。

制作准备材料
原料:鲜侧柏叶50克、鲜橘皮30克(去内膜,减少苦涩味)、桂花20克(干品即可)、薰衣草15克、沉香5克(研成细粉)、降香5克(研成细粉)、75%医用酒精200毫升
工具:带盖玻璃瓶2-3个、医用滤纸、喷壶(容量50-100毫升)、剪刀、镊子
制作过程
鲜侧柏叶、鲜橘皮洗净,置于通风处晾干表面水分(避免残留水分导致酒精变质),用剪刀将其剪碎,放入干净玻璃瓶中。
向瓶中加入桂花、薰衣草、沉香粉、降香粉,倒入75%医用酒精,确保酒精完全没过所有药材,密封瓶盖,置于阴凉避光处保存2-4周(期间可每周摇晃1次,促进药材有效成分溶出)。
浸泡期满后,用医用滤纸过滤药液,将过滤后的液体倒入新玻璃瓶中,即为“第一道萃液”;将过滤后的药渣重新放回原瓶,加入新的鲜侧柏叶、鲜橘皮等原料,再次倒入酒精浸泡,重复此浸泡、过滤步骤3-4次。
收集多次过滤后的萃液,观察液体清澈透明、香气醇厚后,倒入干净喷壶中,中药香水即制作完成。

制作准备材料
原料:桂花20克、薰衣草15克、陈皮10克(干品,研碎)、沉香5克(研成细粉)、降香5克(研成细粉)、橄榄油100毫升、蜂蜡30克(块状需切碎)
工具:带盖玻璃瓶2-3个、粉碎机(或研钵)、医用滤纸、小瓷瓶(容量15-30毫升)、隔水加热锅(或烧杯+酒精灯)、搅拌棒
制作过程
用粉碎机将陈皮、沉香、降香研成细粉,与桂花、薰衣草一同放入干净玻璃瓶中,倒入橄榄油,确保橄榄油完全浸没药材,密封瓶盖,置于阴凉处浸泡2-4周(每周摇晃1次,让香气充分融入油中)。
浸泡期满后,用医用滤纸过滤药液,收集过滤后的“第一道香浸油”;药渣保留,重复加入新原料与橄榄油浸泡、过滤步骤3-4次,增强香浸油的香气与药效。
将收集好的香浸油倒入烧杯中,加入切碎的蜂蜡,将烧杯放入隔水加热锅中,小火加热至蜂蜡完全融化(期间用搅拌棒不断搅拌,确保香浸油与蜂蜡混合均匀)。
待混合液稍凉但未凝固时,快速倒入提前准备好的小瓷瓶中,置于室温下自然放凉凝固,中药香膏即制作完成。
专家点评
五指毛桃作为“南方人参”,健脾补肺而不燥,能改善霜降时节肺脾虚弱引起的乏力、气短;板栗补肾强筋,契合“秋冬养肾”的中医理论;干百合、莲子润肺安神,缓解燥邪伤肺导致的干咳、失眠;怀山药补脾养胃,蜜枣润肺生津,搭配性平的排骨,整体实现“温润补养而不滋腻”。
中药香水与香膏的药材选择,紧扣霜降“寒燥交织”的特点:鲜侧柏叶清热凉血,可缓解寒燥引起的皮肤干痒;鲜橘皮(陈皮)理气健脾,能改善秋冬气机不畅导致的情绪抑郁;桂花温肺散寒;薰衣草安神助眠;沉香、降香理气止痛,既通过嗅觉舒缓心神,又借外用油脂(橄榄油)、蜂蜡滋润皮肤,解决霜降干燥问题。


黄东智
制剂中心主任
主任中药师
文、图/由徐州市中医院提供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