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 正文

“一带一路”中医针灸技术交流大会在郑州举行

 一枚银针连接世界 


项目合作。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人民网郑州11月3日电 (记者王玉兴)智能针灸机器人、针灸流派体验、高端学术论坛、中医药文化夜市……10月31日至11月2日,2025“一带一路”中医针灸技术交流大会在郑州举行,全面展示了一枚银针连接世界的魅力。

 “针灸已经在196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传播和应用,此次大会就邀请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针灸专家分享研究成果。”郑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徐学功说。

 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让中医文化更好“出海”,河南有了“航线图”。

 一是与俄罗斯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推动针灸技术标准化与国际推广;二是引进国外专家团队,共同开展临床研究与技术培训;三是推动“岐黄针灸大模型”等数字产品走向国际,用科技赋能中医传播,让中医“走出去”更稳、更远、更深入人心。


中医推拿。人民网记者王玉兴摄

 此次大会集结了多位针灸领域的专家学者,更有一批“数字专家”前来助阵。11月2日的开幕式上,“岐黄针灸”大模型发布,这是人工智能在针灸领域的一大亮眼成果。

 当AI遇上针灸,能碰撞出什么成果?

 据了解,大模型面向临床实际需求,创新针灸认知推理技术,是集经络、腧穴、刺法、灸法、治疗等为一体的多维度临床智能体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在河南的基层医院开始推广应用。

 河南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我们在‘AI+经方’领域深耕十年,将中医‘望闻问切’的逻辑融入智能机器人‘大脑’,让机器人开药方。”

 数据赋能、智慧诊疗……此次大会见证了中医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耀眼光芒。

 “现在有很多国家乐意接受针灸疗法,有些国家甚至在进行针灸科学研究,起源于我国的针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春天。”河南省针灸协会会长路玫说。


中药识别。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这是当归、这是贝母……”10月31日傍晚,郑州市二砂文化创意园广场上,中医专家正向市民科普中医知识。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环节,中医药文化夜市将健康“密码”融入夜晚的烟火气里,真正把中医药服务送到了市民身边,让中医“接地气”、更亲民。

 据悉,本次大会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针灸学会指导,郑州市中医院主办,河南省针灸学会协办,旨在推动中医针灸技术的国际交流与融合发展,搭建一个高规格、多维度、惠民生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ealth/hyzx/2025-11-04/46373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