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赛者现场进行泥塑创作。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参赛选手正在进行雕刻。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人民网莆田10月31日电 (记者林盈)工艺美术大师是怎样工作的?美轮美奂的木雕、泥塑作品如何从无到有?
 10月30日至11月2日,以“潮起两岸 匠心雕魂”为主题的2025海峡两岸(莆田)工艺品博览会在福建省莆田市举行。同期举办的“艺鼎杯”木雕技能竞赛、中国泥塑造像技艺大赛、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等系列活动,让公众近距离鉴赏、观摩高水平工艺品的诞生。

参赛选手正聚精会神地进行雕刻。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市民参观参展工艺品。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在木雕技能竞赛区,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创作。木屑纷飞中,木质清香弥漫会场,参赛者们通过凿、雕、刻、削等多种技法,营造出惟妙惟肖的木雕形象。
 在泥塑造像技艺大赛现场,参赛者们以泥为媒,通过捏、搓、揉、塑、刻等技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带有中式风韵的泥塑作品。参观者中不时有同业者上前观摩,与创作者交流心得。

工艺美术爱好者观赏参展作品。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文创展区提供互动体验。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展区内,有来自全省的19个工艺类别、近1400件(套)报名作品参展,涵盖玉石雕、木根雕、陶瓷、漆艺等诸多门类,展现八闽当代工艺之精妙。
 国家级非遗莆田木雕展区内,汇集了方文桃、佘国平、李凤荣、郑春辉、黄文寿、吴文忠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及省级、市级莆田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新一代莆田木雕工艺大师等40余人的159件作品,尽显“入木三分”的艺术震撼。

大型木雕《辉映初心》创作现场。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60件套国家级精美作品曾多次配合国家重要外交活动赴海外展出。主办方供图
 此外,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特别组织60件套国家级精美作品亮相展会,其中以牙雕、玉雕、花丝银器等为代表,主要为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至80年代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匠作,展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在当代再创辉煌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