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风拂过太行山脉
新乡的秋
便从海拔千米的云端铺展开来
群峰褪去夏日苍翠
燃起深浅赤金
城南的黄河
也收起了汛期的奔涌
粼粼的河水泛着波光
将岸边的芦苇、杨树林
都映得温柔
太行壮阔
黄河安澜
十月
不妨跨越山河
去解锁不一样的秋日
山河之会
河南新乡
北依太行山脉南麓
南临黄河下游干流
母亲河在此放缓脚步
滋养出平缓的滩涂与湿地
“一半山河一半诗”
循着大地的脉络一路探寻
八里沟便会渐渐浮现眼前
迈进这片天地
仿佛闯入了秋日的童话
五角枫、黄栌把山谷染成
赤金与橙红
清冽的溪流顺着山势蜿蜒
水面映着彩林与蓝天
抬头可见飞瀑从崖顶垂落
往万仙山去
便是另一番壮阔
挂壁公路如巨龙般嵌在山体间
车窗旁是壁立千仞的崖壁
窗外是层叠起伏的秋山
人行其间
时而穿过幽暗的隧道
时而望见开阔的山景
若想挑战“勇敢者的游戏”
那就一起去探一探秘境宝泉
站在崖边的蹦极台上
纵身一跃
风声在耳边呼啸
红枫与碧水在眼底交织
去往城南的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又会坠入一片宁谧天地
沿着木栈道漫步
成群的候鸟掠过明澈
“鸟类大熊猫”震旦鸦雀
于此安家落户
极危鸟类青头潜鸭
亦在这儿悠然栖息
翅尖划开点点微澜
芦苇在风中摇曳
雪白的苇絮飘落在湿地滩涂
踩上去柔软而蓬松
黄河浪声与鸟鸣交织
连时光都慢了下来
历史回响
地处中原腹地的新乡
被山河滋养,也被烽火淬炼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
周武王会盟诸侯
与商纣王决战牧野
“牧野”的名字
从此刻进了历史的年轮
不妨走进平原博物院
让从历史书中走出的子龙鼎
神秘的商代青玉鸮
为你讲述“牧野”之名的由来
展柜中流淌的
是比《封神演义》更真实的
金戈铁马
是《诗经》里流传了数千年的
卫风古韵
东北方向不远处
比干庙前
古树森然如墨
千年古柏自根部豁然裂开
似在吟唱比干忠谏剖心的
千古悲歌
往城北走
潞王陵的宏伟建筑
掩映于凤凰山麓
这座我国目前保存最好
规模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
将京城的皇家威仪
悄然移筑太行
神道石刻肃立,石兽成列
已默默守候四百春秋
到同盟古镇的巷口转一转
则是人间烟火的热闹
青砖灰瓦之间
老木匠俯身,刨花飞溅
雕琢着温润的木梳
饸饹面的香气越过木窗
萦绕鼻尖
坐在百年槐树的浓荫里
等一场树间音乐会
日子也变得柔软
烟火家园
作为河南粮仓
这片土地还书写了
全国首个“厨师之乡”的烟火传奇
从麦浪到餐桌
他们把豪爽与精细揉进三餐四季
红焖羊肉沸腾着市井豪情
肉在锅里咕嘟着
肉香漫过三条街
一口下去
脂香裹着暖意淌进胃里
原阳烩面得用大碗才够味
羊汤熬得奶白,面片扯得透亮
配上一把蒜苗、一勺辣椒
额头沁出细汗,通体舒畅
封丘卷尖是宋太祖封的 “御用菜”
七分瘦三分肥的秘制肉馅
裹进金黄蛋皮
入口先是蛋皮的柔韧
继而层层释放肉糜的鲜嫩
还有延津火烧、 世魁牛肉、梁家花馍
获嘉饸饹条、辉县大烩菜
……
新乡
最不会辜负的就是你的胃
酒足饭饱
可以到“6A级景区”胖东来
体验一下
“来到新乡、就是老乡”
的极致服务
在共渠河畔
豫北最大的音乐露营地
感受摇滚的“热辣滚烫”
这个浪漫时节
邀你回“乡”看看
在太行山脉的峰谷间
在黄河的悠悠汤汤里
遇见最美的秋日篇章
来源|人民网
总策划|赵强
总监制|唐维红 张玉珂
监制|周贺 李娜 郭健 徐冬儿 刘云
统筹|唐嘉艺 刘开阳
文案|尚明桢 王佩 宋芳鑫
出品|人民网网联中国融媒体工作室
支持|中共新乡市委宣传部 新乡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