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中国与金砖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省份,始终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
11月10日,由山东省贸促会主办的“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济南举行。会上,会长孟向东表示,将“共筑金砖合作新纽带,共享山东发展新机遇”。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指出,推进“大金砖合作”,需稳“四梁八柱”。其中,金融联通、绿色转型、数字智能、人文赋能,是撬动务实合作的“四梁”。
山东的“金砖引力”正以“四梁”为支点,将地方之能嵌入全球之网。
金融联通,是合作的“起算点”。2025年前三季度,山东与金砖成员及伙伴国家进出口持续增长:对俄罗斯1763.3亿元、对巴西1246.6亿元、对沙特383.9亿元、对东盟5026.8亿元,其中出口2751.9亿元、同比增长6.3%。增量来自制度型开放与双平台联动,规则对接与要素流动加速。此次会议现场,500余场“一对一”精准对接,从会前预配对到会后项目考察,把融资支持、通关便利、信用增信等服务系统前移,使企业“算得清、跑得快、做得稳”。
绿色转型,构筑未来合作的“公共底座”。山东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34亿千瓦,是2020年底的2.8倍,首次超过煤电;光伏并网装机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以“核电—海风—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为牵引,零碳园区、绿电直供、绿色认证等场景不断落地,形成“产能—场景—标准”闭环。“绿电+绿链+绿色金融”的整套解决方案,既可在鲁实现工程化验证,也可依据当地标准快速“本土化”,成为企业出海的“硬通货”,也吸引更多合作对象“走进来”。
数字智能,把分散优势“串珠成链”。“十四五”以来,山东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35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2家,累计建设“产业大脑”112个、“晨星工厂”5657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5.1%。特别是在新能源整机、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等领域,山东提供产线,更提供“数据驱动的产线”:从标准互认到质量追溯,从远程维保到软件更新,产品交付正从“实物”升级为“实物+数据+服务”的“组合装”,供应链效率与交付韧性同步提升。
人文赋能,提升合作“续航力”。人文,更离不开教育、人才与科研平台的系统支撑。“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人才布局,呈现全球化招聘与本地化用人并重、定向补位与跨文化协作并行等特征。”LinkedIn(领英)中国区人才解决方案、新业务增长运营部总经理文巍指出。此次活动汇聚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协会与企业,迪拜商会、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丝路之舟等平台与高校、智库、专业机构同场对接,构建“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与服务通道。
四梁并举,合力成场。
金融联通提供规则与信用的基础支撑,绿色转型拓展共同市场,数字智能提升运行效率,人文赋能保障合作机制。山东正把齐鲁之“实”嵌入金砖之“势”,让“大金砖合作”在企业账本上具象为订单流、现金流与人才流。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山东GDP达7.71万亿元,同比增长5.6%;进出口总值、产业结构、合作格局同步优化。山东的“金砖引力”,正通过一次次合作,持续释放确定性与新动能。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