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安徽芜湖:“家门口”直通“出海口”

 近年来,安徽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增长迅猛,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今年上半年,芜湖“新三样”产品出口127亿元,同比激增490%。作为省内向海而兴的最大出海口,芜湖港今年上半年出口“新三样”1.63万标箱,是去年同期的3.6倍。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芜湖和上海两地海事部门跨省联动的创新改革。

  日前,在芜湖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198辆奇瑞新能源车的“福鑫蓝海”号货轮缓缓离港。5天后,这批车辆从上海洋山港换乘海船扬帆出海,发往波兰。

  “以往同样的旅程,从前期海船订舱到货物顺利从上海出港,一般需要15天左右。”中国芜湖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欧雪夫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以及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货物,属于海运第九类危险货物。由于上海、芜湖两地海事监管方式存在差异,货物在芜湖装船经上海中转时,往往需要面临材料的重复申报、集装箱的再次开箱检查等,出海周期比较长。

  “如果错过预定的海船,下一个船次一等就是7天。”奇瑞国际公司资源管理中心总监李杰斌坦言,之前他们大部分危险品只能通过公路发往南京或者上海中转出海,成本较高。

  为打通“水水中转”的堵点,提升“新三样”货物出海效率,去年下半年,芜湖、上海两地海事部门双向联动,创新协同机制,推出“一箱制”“一单制”试点改革。

  “‘一箱制’就是经芜湖港检查的集装箱,到上海不用再次开箱检查。‘一单制’就是一次申报一单通关。”芜湖海事局危管防污处负责人黄勇说,通过协同,两地业务审批由“串联”变为“并联”,实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直达”。每单能为企业缩短25%的申报时间,每个集装箱节约物流成本超1500元。

  从长江之畔到东海之滨,“一箱制”“一单制”改革让企业出海一路畅通。

  “这项改革相当于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将中国高端制造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李杰斌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一次打破区域行政壁垒的改革“试验”,提升了安徽省“新三样”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更加高效的江海联运新模式,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外贸“新三样”出口注入更强动力。

  改革创新的“涟漪”沿江跃动。“目前,我们正将沪芜改革的经验,向我局下辖的重庆、武汉、九江等12个分支海事局全线推广。”长江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副处长彭宏恺介绍,这项改革正在从沪芜区域协同迈向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通讯员 韩万春 吴丹丹 记者 范克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5-08-25/46324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