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杨春茹钢笔画“彭城七里写真”作品集》出版座谈会举行

黄淮网(梁苏国/文 王昭鹏/摄)  7月13日,《杨春茹钢笔画“彭城七里写真”作品集》(以下简称《作品集》)出版座谈会举行。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著名文史学者李鸿民,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原党委书记、校长,现任云龙书院院长徐放鸣,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史志学会原副会长赵明奇,徐州市教育局原局长、著名学者朱浩熙,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韩峰,江苏省地方志学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王辉等20余位嘉宾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由徐州艺术馆原常务副馆长、著名书法家胡泳主持。

彭城七里是徐州市以3.5公里历史文脉轴线为核心的城市更新项目,南起云龙山脚下4300年前的下圆墩遗址,北至故黄河旁的黄楼,串联起北魏代笔亭、北宋黄楼、明代城墙遗址等97项235处历史遗迹,是徐州5000年文明史的实体见证。彭城七里已成为徐州兼具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城市标志性符号。

杨春茹,女,1942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6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年任徐州电视台副台长,1997年退休。曾任徐州市女新闻工作者联谊会会长、徐州市职工健康俱乐部理事长和徐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

《作品集》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作者以“彭城七里”历史文脉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遗存为蓝本而创作的32幅钢笔画,其中包括黄楼、鼓楼、快哉亭、权谨牌坊、戏马台、燕子楼等徐州人熟知的、引以为傲的历史遗存画作。每幅作品旁都附有简短的文字介绍,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徐放鸣先生在《<作品集>寄语》中写道:“细细欣赏这本写真集,我感觉这是杨大姐基于对徐州历史文化的深刻领悟所做的视觉表达,选取了‘彭城七里’中的众多标志性建筑,以绘画语言进行写真式再现,生动而传神地展现了景点的特质。” “在我看来,这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第二故乡的深情书写,也是传播宣传‘彭城七里’的个人化艺术表达方式,值得赞赏。”

赵明奇先生在《八旬传媒老人的历史情怀》序文中写道:“八十高龄,以新闻人之眼、艺术者之心,执笔为徐州历史名胜作传,其志可嘉,其情可感。我觉得,这部素描集不仅是线条与光影的交织,更是一位耄耋老人对一座千年古城的深情凝视、一位资深传媒工作者一场手功与心韵的诗意对话。”

 



座谈会上,李鸿民、徐放鸣、赵明奇、朱浩熙、韩峰、王辉等与会嘉宾纷纷发言,高度评价了杨春茹老人对第二故乡徐州的炽热情怀和为徐州历史文脉的守护与传承所做出的贡献,并对其精湛的艺术才华表示由衷的钦佩。

杨春茹作了《守望与传承》的答谢致词,介绍了《作品集》创作、结集出版的经过,对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大力协助表达了真诚的谢意,并向有关单位赠送了《作品集》。与会嘉宾则向杨春茹老人赠送了书画和篆刻印章等艺术作品,以示对杨春茹老人的敬意和对《作品集》的结集出版表示祝贺。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5-07-16/46298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