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周岁”交出亮丽成绩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2017年1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合肥科学中心”)经国家批准设立。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2018年就是深入推进合肥科学中心建设的关键之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哪些创新发展成果?1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果发布会。会上,省发改委、合肥市政府、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负责人联合发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度创新发展成果。

  “2018年,我们按照合肥科学中心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部署和要求,集全省之力,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科学中心,取得一系列创新发展成果。”据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介绍,目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形成一批引领性项目、原创性科技、突破性产业化、支撑性人才、示范性制度及开放性合作六大成果。

  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过去的一年,安徽省形成一批引领性项目成果。其中,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安徽科技创新“一号工程”,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组建了量子信息科学产业发展基金,首期20亿元基金已经设立,为创建能源国家实验室打好基础。同时,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体现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工程正式开工、合肥先进光源预研稳步推进;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启动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已投入运行。

  此外,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加快布局,天地信息网络(安徽)研究院正式揭牌;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一期已全面开工;中国科大“双一流”大学,合工大、安大“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形成一批引领性项目成果的同时,原创性科技成果也争相涌现。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实现恒流运行,性能达到国际三代光源先进水平。稳态强磁场装置磁场强度再创新高,达42.9T。实现18个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还自主研发出具有国际上最高角度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离子成像装置,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成功研发缓冲拉杆保障“嫦娥四号”探测器安全着陆、发现日光照射改善学习记忆的脑内谷氨酸合成新通路及相关神经环路机制,入选中国2018年生命科学10大科技进展。大气环境监测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卫星实现在轨运行,使我国首次观测获取了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浓度分布图。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推进人才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随着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开放性平台建设不断发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也在不断向前推进。

  据介绍,在实现科学目标的同时,合肥科学中心产生了一批重大原创性可产业化成果。“我们已系统梳理出173项,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别。”张天培表示。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近两年,合肥科学中心新增一大批院士等高端人才,其中杰出青年人才超过一半。“根据合肥科学中心科技领军人才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等专业性人才需求,调剂事业编制供其周转使用。”张天培介绍道。

  中心的示范性制度建设也可圈可点。在组织架构方面,中心会同中科院成立由国家及省有关单位组成的合肥科学中心理事会。成立由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的科学中心办公室,中科院设立合肥专项办,加大工作推进落实力度;成立由33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建设发展提供高层次智力支撑。

  汇聚资源方面,与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电科、清华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合肥科学中心。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将共同出资设立联合基金支持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核心设备研制等科研活动。

  政策保障方面,先后出台合肥科学中心实施方案、项目管理办法、项目调度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在土地、资金、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全要素保障。

  形成一批开放性合作成果

  目前,把握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

  “我们通过发起成立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积极推动大科学装置面向国内外开放共享,取得了一批开放性合作成果。”据张天培介绍,合肥同步辐射光源10条光束线站已全面向用户开放,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总有效机时不断提升,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和专利。

  此外,中心积极参与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成功研发极向场电源变流系统交付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组织;参与建设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成功解决SKA低频孔径阵列数字波束形成等关键技术问题。“在加快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圈规划建设中,我们要突出安徽合肥、上海张江科学中心合作,推动区域联合创新,从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张天培说。(记者史睿雯夏雨晴)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9-01-18/432462.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科学  中心  国家  成果  综合性  发展  建设  不断
创新  人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