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未经千般严寒苦 哪来凌枝国色香

 中国黄淮网讯(采编 朱成凌 孙克攀  摄影 孙克攀)一个女人,如果既是孝顺无比的女儿,又是一位成功贤惠的妻子,而且是“十佳母亲”候选人,那么,她会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近中国琉璃厂画院理事、中国扇子协会会员、安徽省淮北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炎黄书画院特级画家、淮北市美协会员、宿州市美协会员、萧县美协会员李连英。

 

  李连英1969年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兄弟姐妹5人,她排行老大,父亲在县水利局上班,因家庭负担过重,供不起孩子们读书,在全县名列前茅的李连英还是不得不早早辍学了。谈起这些,她双眼濡湿,因为她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考取理想的学校,所以,19岁就已经结婚的她还是念念不忘读书。一直到成为两个女儿的母亲以后,她终于考入了淮北市师范学校。

走进校园,坐在教室,美梦成真,这本来应该是件很幸福的事,但对于当时的李连英来说,是尴尬的,因为她需要顶着多大的压力,承受多少异样的眼光!那时班级里都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而她,一个年龄甚至比教师还大的“大学生”,硬是坚持了下来,直到顺利毕业。好运总是青睐努力拼搏的人!在淮北市领导的关注下,她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多年来,曾获得“优秀教师”的称号。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李连英感慨良多,她觉得《女人花》《枉凝眉》《梁祝》《二泉映月》等唱出了女人尤其是经历坎坷、热爱生活的李连英的心声。自己拥有的生活,无需多言,无需倾诉,淡然接受,坦然面对,因此,她给自己取一方闲章,内容为“苦乐自知”。

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李连英,又潜心钻研唐诗宋词、《论语》《易经》,以及《读者》里面的精华篇章,境界不断提升,步入绘画的艺术殿堂以后,为自己取名“一格”,意思是 “天格”“地格” “人格”以及做人的“品格”和作品的“风格”,这“五格”合为“一格”,主旨是向天地万物学习,吸取精华,也有“师法自然”的意味,她又接着阐发道:“一格”的精髓是“忘我”,是为他人创造快乐!希望别人快乐的人,永远都快乐;只希望自己快乐的人,永远不快乐。谈起这些,李连英脸上洋溢着祥和的光。此时,我们联想到,这也正是对革命家陶铸同志写给女儿陶斯亮“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最好注解吧!

                                                                           

                                           孝    

李连英对老人的孝顺,是大家有口皆碑的,而且,这种“孝”,是传统意义上的“孝道”,严格地说,也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就餐时,家里的第一碗饭一定是给家中辈分最高的人,还有“七分茶,八分酒”之类的讲究,等等。祖母来淮北时,背着游览相山公园、相山庙,去洗澡、搓背,直到祖母去世前,还安排:要穿我孙女给我买的衣服作寿衣。教师的连续几次“红色之旅”,这本来是她梦寐以求的,可她还是让弟媳妇陪着父亲母亲去;平日里,工作再忙,也要三天两头地尽孝于父母膝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也可能是“开当代孝道先河”的,就是为父母亲补拍婚纱照。在李连英看来,父母亲生活的是否幸福,不能单纯地拿物质生活去衡量,对于老年人而言,可能精神生活更加至关重要。一开始,父母亲死活不同意拍照,感到不好意思,可经不住女儿的再三劝说,老人终于“与时代同步”了。不能忽视的还有这么一件事:女儿在李连英生日送的玫瑰,她转赠给母亲。因为李连英深深地知道,自己的生日是母亲的难日,自己永远无法报答完母亲的恩情!

 

                                                                    

李连英夫妻的琴瑟永谐是众人皆知的。和他们夫妻相处时间长了,才真正感受到“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情味。丈夫徐岩供职于淮北市人社局,由于工作繁忙,加上工作的压力和劳累,原来的身体健康状况就不佳,平时也忙的不亦乐乎;在学校身兼政教主任、班主任和主科教师的李连英,担子也够重的,可他们夫妻一回到家,工作的疲劳烟消云散,荡然无存。这是一对“标本”式的夫妻,二人之间互怀感恩之心,而又不失夫妻间的如胶似漆。也有人说,这是一对“活宝”,李连英一直称丈夫为“老徐哥”“俺家的户主”,夫妻都称得上“幽默大师”,他们的对话妙趣横生、而又对接得天衣无缝,一方的举手投足,对方立马心领神会,那才叫“默契”和“心有灵犀”呐!李连英说,他们夫妻之间,更时时有着父女、母子之间关系的转换。得意、失意和快意时,定位各不相同。

李连英是个骨子里不服输的人,他用自己的坚强表达着对丈夫的爱,也撑起了“户主”在外的脸面。直到今天,徐岩的手机号末四位依然是“2835”,他自己说,一辈子都不会换号。这里面有一个相当凄美的故事:李连英在自己35岁生日的那天,也就是农历的二月初八,偷偷买了一个手机,并且特意选了一个末四位是“2835”(意为“农历二月初八,35岁”)的手机号,到了丈夫生日的那一天,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他。收到这份太突然的生日礼物,徐岩哭了起来。在单位一向老实巴交的他,平时都是借用别人的手机,别人不高兴,还得看人家的脸色,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妻子的李连英偶尔看到这样的情景,觉得丈夫没了尊严,心里就更难受了,于是,就借钱给丈夫买了手机。

得志不相负,忠贞见真情。李连英和徐岩是一对真正意义上的患难夫妻,不仅能“同甘”,更能“共苦”。1993年、1997年和2003年,徐岩得了三场大病,每场大病做手术,李连英都要求爷爷告奶奶地东拼西凑去借钱,然后又时刻不离床前的伺候照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夫妻之爱,也见证了“逆境是爱的试金石”这一公理。

                         

                                 良       

“良母”的内涵应是“慈母”和“严母”的统一,这一点,在李连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是一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母亲。她虽然有两个女儿,却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婆婆去世时,小叔子25岁,“长嫂比母”,她尽到了做母亲的义务。在淮北市公交公司上班的小叔子来看望嫂子时还说,“哥嫂百年之后,我为他们披麻戴孝!”这是何等的感激之情啊!李连英婚前,婆家姐又不幸去世,她又把外甥揽过来,作为舅妈的她在履行着母亲的职责,被推举为“十佳母亲”候选人。人们常说“穷养儿子富养女”,李连英也这么认为,可她的“富养”,不是物质上的“富”,而是精神上的“富”。两个女儿从没穿过名牌,从不敢浓妆艳抹,也总是小女儿穿大女儿穿小的衣服。由于经济拮据,小女儿没读幼儿园,直接上小学。没有幼儿园功底的孩子一度被老师认为是“弱智”。教师哪曾想当年的“弱智”女孩,中学以后,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作文《母亲带刺的玫瑰》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宁波诺丁汉大学,毕业以后,赴英国卡迪夫商学院MBA专业读研,本来也考取了博士,因家中经济拮据而放弃,此外,孩子也可在英国工作,可李连英非让她回国,她说“祖国是根”啊!还是回国吧,祖国以后会发展的更好!为了回国,也放弃了很多。回国后,现就业于北京中关村海外科技园国际部。大女儿同样优秀,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赴云南支教,赴广西支教,就在采访时,大女儿传来信息,向妈妈报喜,被评为“就业先进个人”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将在123上台领奖。两个女儿是李连英夫妇最杰出的作品,这话一点不假,这俩姐妹“一文一武”,大女儿习练太极拳多年,功底扎实;小女儿拉的一手好二胡,曾获得世博会国际儿博银奖。回望孩子的成功之路,处处洒下母亲的泪水与汗水。为了供孩子读大学,卖掉房子住车库;为了激励孩子取得优异成绩,兑现“旅游”奖励;为了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让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独自去海南……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的言传身教,在孩子心中扎根。尤其是母亲的坚强,成了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大女儿为了考研,体力和精力严重透支;小女儿为了练二胡,手指磨泡成茧。母亲的付出,孩子们看在眼里,铭记心里。2010年感恩节,小女儿发来信息:您是千百万母亲中最好的妈妈!如果有来生,我做妈妈,您做女儿,我要好好报答您!好好疼您,好好爱您!

                           

                                 从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高度痛苦和高度寂寞的结晶”。谈到李连英的从艺之路,她劈头就来了这么一句。李连英的艺术创作,源于对在外地读书的女儿的思念,多少个不眠之夜,李连英把对女儿的牵挂,寄托笔端,她把生活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完全揉进艺术创作中去,因此,她的作品是鲜活的、灵动的、有感情的、有生命力的。出生于书画之乡的李连英,自幼受乡贤熏陶,偶尔涂鸦,随着岁月的推移和生活的积淀,已过不惑之年的李连英,对绘画艺术有了重新的认识与感悟,有了系统的提升与飞跃。一个女流之辈,上京城,下金陵,拜访名师“京城三老”——鲁光、邢振龄和何君华,得大师点拨,让李连英茅塞顿开,技艺大增;尤其是她对艺术朝圣般的虔诚与执着,更是打动了苏振亚刘剑影夫妇,他们为李连英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也让李连英的绘画艺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知道苏振亚可是吴悦石大师的得意门生,在当今的中国书画界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啊!

李连英注重艺术创作的根基。她并不是一味地遍访名师,同时也脚踏实地地挥动手中的画笔,潜心作画,而且邀请同样出身于“国画之乡”的郭绍善大师指点,聆听教诲,琢磨反思,前后比照,找差距,找原因,求突破。不怕讥笑,顶住压力,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本来是画牡丹的,哪怕你把她看成向日葵,我也认了。

张祖银老师是李连英艺术之路上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淮北市的一位装裱大师,而且是一位山水画家,中国当代艺术网安徽站站长,长期以来,一直鼓励李连英的创作。当她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情绪低迷、犹豫彷徨时,张祖银老师总是不失时机地开导她,像一位兄长,又像一位慈父,让李连英在绘画创作处于低潮时,能够鼓足勇气,冲向潮头。李连英对张祖银老师的感激之情是发自肺腑的,采访到这个环节时,李连英多次抽泣,她表示一定会坚定地在艺术之路上走下去,不辜负张祖银老师对自己寄予的厚望,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一定要好好照顾他的家人,以作为对老师最好的报答。要到因病去世的张祖银老师墓前,告慰他的在天之灵,让关爱自己的老师安息!

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李连英刻苦攻读理论书籍,用于指导创作实践,不浮躁,不市侩,耐得住寂寞,为艺术而艺术,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她认为,对于艺术品的价值,画家应该更着重于自己对艺术的创作与追求。当绘画作品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自然会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光凭炒作出来的艺术品是经不住考验的,是没有长久的生命力的,永远无法跻身于经典序列,这就是为什么市面上会有那么多绘画作品有价无市。李连英说:“绘画作品的价值也有很多方面,例如我画牡丹,有时会将富贵吉祥的寓意作为着重点,而有时会将自然之美作为着重点,但无论是哪种着重点,我都会让这些作品加进我自己的元素。”

当谈及对自己绘画作品的价格定位时,李连英表示自己属于那种顺其自然的人,懂艺术品的人自然会出高价来买你的作品,因为自己用心了,所以对作品的价值问心无愧。虽然有多家权威鉴定机构给她的作品定价为每平多少多少钱,可她自己却不以为然。有些人看到了她的作品后,会来向她求画,她也从不要求自己的作品一定要给多少钱。“能来求画的人,都是对我的作品给与肯定的人,光凭这些我就很知足了。比如今天下午,就有人来取画,虽然对方出价很高,但我依然不是为金钱而创作。我的创作就是缘于感动,生活中感动自己的,我也将通过自己的作品,将这种感动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得到性情的陶冶和灵魂的升华。如同诗人周志友所说,‘让我怦然一动的,我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也让别人怦然一动’。你想想,自己创作的作品,都没有打动你自己,怎么能打动欣赏者呢?永远不要去欺骗认可和欣赏你作品的人!如果那样做了,将永远愧对自己的良心!将成为一个无所适从的人。”

李连英笔下的牡丹,摒弃了大红大紫,选用了优雅的自然过度,使牡丹的叶片闻风欲动,花瓣嗅之出香的灵活感,她的笔风,深受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王雪涛的画风影响,用灵巧多变的笔墨,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在传统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画法讲求的色彩规律,以求整体色彩对比协调,为画面增添韵律,又有吴昌硕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又有齐白石大写意和工笔草虫的结合,兼怀自己的风格及元素,把中国的工笔融入其中,多了一些细腻传神,避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她说:画也好,书也罢,画和书的都是自己的人生,于是乎,鲜艳,明丽,热情,奔放,博爱。牡丹似乎已经和她融为一体,秉承牡丹的大爱之风,成为她的一种生命方式。

责任编辑:滕富生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6-01-19/30273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李连英  自己  女儿  母亲  作品  艺术  孩子  创作
老师  夫妻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