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向贫困宣战)用残疾之躯开垦山中“平原”

 

朱彦夫用左臂戴上专用肢具为人民网赠书题言。(摄影 陈心同)
朱彦夫用左臂戴上专用肢具为人民网赠书题言。(摄影 陈心同)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带领山东省淄博市张泉村村民创造了数个第一:成为山区第一个打出大口井和深井的村,成为第一个种植经济林的村,成为第一个用上电的村……

曾经身为军人的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昏迷93天,大大小小的手术做了47次,四肢被截掉,左眼在战斗中失去。

他是一名伟大的战士,也是一名普通山村的“村支书”。他就是“2015年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获得者朱彦夫。

办夜校:自己当“老师”教授村民文化知识

2015年年末的一天,记者沿济青南线从淄博沂源县下高速后驱车赶往朱彦夫为之奋斗的村庄,不知经过多少山村终于到了张泉村,记者看了一下表,整整用了40分钟。而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朱彦夫拖着残疾的身躯,为村里能用上电,也曾在这条路上无数次奔波于乡村与城市之间,令人很难想象到他为此付出多少艰辛!

张家泉村,在冬日的阳光下,静静地卧在群山之中,冬眠的果树在风中摇动着含苞的枝桠,好像在讲述着关于朱彦夫和大山的故事。听说记者来了,村里的老人早早便在村委等候。

“朱书记当年带领村民填沟造地、打井种果树,才让我们村成为当时最好的村。”今年70岁的赵圣贵大爷带着我们参观当年的“奋斗足迹”,一边热情地介绍他们的“奋斗史”。

“办夜校是张泉村脱贫致富的开始。朱书记意识到要脱贫必须先把村民的文化和思想素质提高,才能看得远。”赵圣贵说,还在1956年,朱彦夫就在村里办起了夜校。

那时候,张泉村500多口人没有人会识字,朱彦夫决定自己当“老师”,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他无法用残臂夹住粉笔。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朱彦夫尝试了很多种方法,把手臂磨破了,新伤接着旧伤。最后他终于“发明”了一个办法:在粉笔上套上弹壳,用两只残臂夹着“粉笔”就可以在黑板上写字了,但弹壳扎进残臂钻心得疼。

就这样,朱彦夫每天拄着双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往返离家2华里的夜校,风雨无阻。功夫不负有心人,2年后100多名“学生”从夜校“毕业”,成为张家泉村建设时期的中坚力量。此后各生产队、大队的历任会计,都是夜校的“毕业生”。

当选村支书:夜爬南山立志改变贫穷现状

1957年,朱彦夫当选为村支书。“什么?他一个残疾人,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怎么能当村支书?”朱彦夫当选村支书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在山区传开,有人提出了质疑。

但这都挡不住朱彦夫的“雄心壮志”,南山,北山,他拄着双拐上山下岗。一天夜里,趁着大家熟睡的时候,他悄悄起床,拄着拐杖,走累了,再把假肢卸下来,爬着走,爬累了,再滚着走。山坡上,满是荆棘,他胳膊上、脸上,浑身上下不知道被划破了多少道口子……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村民的窗口时,大家才发现,朱彦夫不见了,人人心急如焚 ,立即全体动员分头去找。

当夕阳把最后的余晖洒满山林,一位放羊的村民在南山山头发现了精疲力竭的朱彦夫,他满身是被荆棘划破的伤口,躺在山顶,假肢丢在一旁。

他被众人抬回村里,一位老人心疼地只流泪:“你这孩子,何苦呢?”“我就不信张家泉村就这么穷,我就不信张家泉村会这么一直穷下去。既然当了书记,我就要全面发展张家泉!”朱彦夫一字一句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是啊,张家泉村四面环山,唯一的一点土地被群山分割得支离破碎,要脱贫,谈何容易。但是,当朱彦夫站在南山山顶时,一副张家泉“山上松树带帽、山下林果缠腰”的蓝图已经在他心中形成。

人生第二战场:苦战赶牛沟 向山岭要平原

张家泉村有三沟两山两岭,“我要在两山之间开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平原’,让山地有水‘喝’,让荒芜的山岭为村民造福。”谈到当年带领大家棚沟造地,开山劈岭,朱彦夫称其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战场”。

最艰难的一场战役是“苦战赶牛沟”。赶牛沟一头高一头底,每每遇到下雨山水顺势而下,要想从这里要土地要平原,难!但,这难不倒朱彦夫和他的“战友们”。朱彦夫琢磨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棚沟造地。

方案出来了,说干就干。朱彦夫带领全村200多劳动力,利用冬季农闲时节,从一公里外的褚家山上开采石头。他每天亲自上山,带领大家采运石头,为了保证涵洞的牢固,他和村民们在下面搭上木头,上面用石块搭成涵洞,把木条抽掉,涵洞塌了重新再垒,直到成功。这项工程相当艰巨,经过2个冬春,于1974年完工。

“太艰苦了,朱书记也因劳累烙下了病根。”赵圣贵痛心地说。

但是,朱彦夫带领张家泉村的村民,硬是战胜了“天堑”,改变了大自然赋予的“穷山恶水”, 不知荒废了几辈子的赶牛沟,变成了40多亩平展展的良田,当年增产粮食5万多斤。而后舍地沟、腊条沟也相继变成了70多亩良田,在当时解决了吃饭问题。现在成了村民种植果树的”山区小平原”,成为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打井故事:残肢战寒冬 才有渠水清如许

而这只是他‘宏伟计划’的第一步。为了解决山区吃水难的问题。朱彦夫翻山越岭请来水利专家找到水源,开始了张家泉村历史上又一项使命性工程——打大口井。

数九寒天,朱彦夫天天靠在打井工地上,现场指挥,打到10米多,井底开始见了水。“你们怕冻,我的脚是铁脚不怕冻,我下去看看。”看到村民穿着水靴的脚冻坏了,他幽默地和大家打趣道。但是 ,当他上来后,寒风一吹,打井溅起的泥水混合了断肢创面上磨出的血水,把假肢和断肢硬生生的冻在了一起,怎么也卸不下来。当众人费力地把他的假肢卸下来后,断肢上满是血口。

这项工程历时三年,于1973年完成。而后朱彦夫带领乡亲们一鼓作气,又打出两口大眼井和三口水井,建起1500米的水渠,彻底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和灌溉问题。

“在这场脱贫的战役中,我损失了两员‘大将’。”提起当年他带领村民战天斗地,朱彦夫充满了深深的自责,因为一系列艰巨的工程,当时带头实干的村支部副书记寇立泉和张太明,因劳累先后患病而去。

“朱老书记给我们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通过整山治水,给村里增加了200多亩的土地,现在都种上了果树,人均收入达到了13000多元,老百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和谈起朱彦夫,满脸的自豪。

关于朱彦夫的故事很多,来到这里,每一个村民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他当年带领村民战天斗地的细节。

关于朱彦夫的报道很多,但是,当你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感受这里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才能真正感受他作为一个残疾军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所付出的艰辛。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6-01-08/29554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