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是火车出行高峰,在火车站买票要排长队,在网站购票常常遭遇“拥堵”,手机购票显得相对便捷。可是,面对数百种手机购票软件,究竟哪一款才是“正规”的购票软件?日前,南昌铁路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铁路系统尚未推出手机购票软件,市民手机购票需谨慎。(10月8日网易新闻)
想买火车票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手指轻轻触摸屏幕,几分钟就能搞定,这样的购票何等惬意。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购票体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还不足以实现,铁路部门的提醒是完全正确的,手机购票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非官方授权的手机购票软件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是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光苹果应用商店中就有200多种相关软件,安卓系统的相关软件就更多了,这么多的购票软件,难免良莠不齐。网购过火车票的旅客都知道,要购买火车票就要填写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非法软件商利用,前一段时间,携程网利用客户的个人信息倒卖火车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泛滥的手机购票软件给使用者增加了不少看不见的安全隐患。二是在这些购票软件中可能带有扣费插件和手机木马病毒,如此一来要是消费者使用了这样的手机购票软件,个人信息泄露不说,还有可能会出现手机无故扣费,甚至发生网银被盗,出现“票财两空”的严重局面,经济损失无法估量。三是在手机购票过程中要是出现了相关问题,更是找不到维权的地方,全部的损失只能由使用者自己承担,相对于手机购票的方便,手机购票中的安全隐患更应该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在方便与风险之间,明眼人一看就应该知道孰轻孰重了。
手机购票软硬件的不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据了解,手机应用商店的购票软件都是在“12306”官网基础上优化而来的,其实质就是购票者使用终端和网络的不同,最后还是需要到“12306”官网上去购票。在此笔者就从软硬件方面进行一下对比,从而比较出手机购票和电脑购票的优劣。众所周知,能否抢到火车票最关键的就是网速和用户使用终端的配置。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网速。现在家庭用的宽带一般都在4M以上,每秒的流量在600kb以上,而手机3G的流量也就在每秒100-200kb之间,所以在网速方面手机明显处于下风。其次,我们再来比较一下手机和电脑的性能,尽管现在市面上面出现了不少4核,甚至8核智能手机,但笔者从一位资深手机专业人士那里了解到,由于手机的CPU和电脑的CPU构架不同,同样是4核的CPU,电脑的的性能要远远高于手机,两者相比基本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所以在节假日“12306”网站的访问量较大的情况下,手机购票出现掉线、中断也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此外,部分手机软件还会被“12306”屏蔽,就在9月11日,“12306”官网开售国庆长假火车票,同一天,“火车票专家”、“高铁管家”等带有抢票插件的手机软件出现了登录问题。截至目前,一些手机购票软件仍然无法正常购票。在即时抢购火车票的情况下,手机除了携带相对比较方便之外,其他方面全面处于劣势。
现阶段手机购票绝非“神器”,大家需要谨慎使用,同时也希望铁路部门能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适时推出手机购票,方便广大旅客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