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驻村手记】以实际行动诠释驻村担当,在乡村振兴一线砥砺奋进

 2023年7月31日,孙洁响应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前往上海市浦东新区宣桥镇光明村报到。从档案人变身驻村指导员、第一书记,如何践行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基层,如何以党建为核心驱动力助力光明村产业兴旺,如何在乡村振兴一线诠释驻村担当,孙洁义无反顾接受这份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工作。

 “是响应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份理想,是人到中年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的一份倔强,是希望在更多领域证明档案人价值的一份冲劲。”回忆当初参加驻村指导员遴选的初衷,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局的孙洁记忆犹新。

扎根乡村

在学习调研中快速接轨

 光明村位于宣桥镇东北角,村域面积4.8平方公里,一半以上的土地被三灶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所使用,沪上知名的清美食品公司也在这里,全村常住人口8100余人,其中外来人员占比过半,整体情况具有土地性质复杂、发展空间有限、产业基础较弱、“城中村”问题明显等特点。

 从区机关到基层一线,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孙洁迅速转换角色,快速融入。她边学边干,向书本文件学,向前辈同事学,向村民百姓学,并积极参加新区组织的各类专题培训。为了节省时间,更专注工作,她在村附近租房当起了“住读生”,每天早到晚走,经常连周末、节假日也不回家。为了快速掌握本村基础设施、经济产业、群众生活就业等基本情况,她一驻村就牵头开展了“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调研走访活动,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全村26名村民小组组长、107个重点家庭包括老党员、高龄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等进行了实地走访。乡间小路无法开车,只能电瓶车加步行,孙洁好友听闻后主动出资为村里捐赠了五辆助动车,并贴心上好牌照,帮助她和同事们解放双腿,免去后顾之忧,提高工作效率。 每天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从未开过电瓶车的孙洁从刚开始连刹车都不会到如今已骑得得心应手。

 驻村期间,她聚焦村民急难愁盼,始终将关系村民幸福指数的“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尽心尽力帮助解决,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村民们对精神文化有较大需求,但文化配套设施简陋,村民参与热情大打折扣。她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在派出单位浦东新区档案局的支援支持下,利用自身人脉资源、向企业家朋友“化缘”等,成功为村里增设70多套桌椅,解决了棋牌室、乒乓球室环境老旧等一系列问题;为提升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便利度,对村小花园、村道、活动室、助动车充电雨棚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建增建。

 “刚开始来村里,村民们对我这个‘外来书记’不了解,持观望态度,有事也不会主动说。时间久了、接触多了,找我聊天倾诉的多了、寻求解决问题的多了……‘这个孙书记挺靠谱的’,村民们对我也有了新的评价,用心做事,大家都看在眼里。”孙洁感触地说。

实干担当

在攻坚克难中推动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聚合力 作为第一书记,孙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是一切工作的基石”理念,是打开工作局面的金钥匙。但通过调研发现,光明村党建资源相对匮乏,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思路不够开阔。她同村党总支书记一起,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以党组织结对为抓手,开展各类党建联建活动,推动党建引领赋能乡村发展。先后与“村园企居”四方共建、“村园企居所”五方共建等10家单位建立了三组共建关系,打造了“群英荟”党建品牌,以项目化方式促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为光明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强村富民谋发展 如何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让村集体的家底厚起来?一直以来都是孙洁心头最深的牵挂。驻村期间,她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想方设法牵线搭桥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农户出售葡萄、玉米等农产品7000多斤,助力农民增收。与惠南镇双店村驻村书记沟通协作,出售大米9800斤,实现了两村联动共享的新发展格局。近半年来,为光明村集体经济创收纯利润约3.6万元,突破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

 文化赋能显亮点 文化赋能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孙洁运用自己曾是一名文艺兵的特长,系统培育、打造光明村群众文化,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擦亮光明村文化名片。牵头组建了一支由光明村8名文艺骨干组成的“向日葵”女子宣传队,以“快板”宣讲这一接地气的方式,把深奥、难理解的文字编汇成本地方言,将党和政府的最新政策、移风易俗、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等送到村民身边,让群众听得懂、易理解;联合发挥共建单位资源力量,策划举办了光明村2024年春节“村晚”、夏季“村晚”,2025年春节“村晚”、纳凉晚会,村民们自导自演、信心满满、反响热烈,展现新时代农村新貌和农民风采,激活乡村文化“一池春水”。

  ”乡村振兴是一项需要无数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的事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一件件、一桩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实事,是绘就新时代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生动画卷,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投身乡村事业的生动实践,这段宝贵的驻村经历将永远为我赋能。”孙洁表示。

文、图/上海市浦东新区宣桥镇党群办、光明村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shehui/2025-06-30/462912.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