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之泉山之路|永安街道建南社区:老旧小区换新颜

小编的话:

幸福是什么?是居住环境的改善,是日常生活的便利,是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在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泉山区花大力气做好民生这篇“大文章”,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让居民共享发展红利。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天起,“微泉山”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之泉山之路”栏目,集中展现我区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充分反映泉山社会各界同心奔小康的奋斗精神,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今年的端午节,

对于86岁的苗德华老人来说,

特别有意义。

这一天,她再次搬进了

曾经的“新房子”。

“一点说的都没有。”

在永安街道

建南社区东三巷10号楼,

看着粉刷一新的墙面,

宽敞明亮的房子,

老人抑制不住内心的

幸福与喜悦。

就在去年,

东三巷10号楼还是一栋危楼。

苗德华指着

一楼单元门一侧的墙面说,

这里以前都裂开三指了,

住得整天提心吊胆。

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

小编看到如今墙面已整修完毕,

曾经的危险提示牌也撤掉了。

走进楼道内,

家家户户的入户门更换一新,

房间内的墙面也都粉刷一遍,

墙外的各种飞线入盒入地。

坐在一楼单元门口,

苗德华与老街坊邻居们

一道拉拉家长里短,

说说小区变化。

“真没想到,

这个岁数了还能住上两次新房。”

老人开玩笑说,

现在住在这里就像是

住进了养老院。

一句玩笑话,却道出了居民最朴素的幸福之情。社区党委书记、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董长惠介绍,与东三巷10号楼一样,东三巷1、2、4、5等4栋楼的危房解危工程分别于2016年、2018年彻底得到了解决。160户居民还领到了政府发的临时安置过渡费,并在原有房屋基础上进行抗震加固,对线路、管路、门窗、墙体、楼梯扶手、屋面等进行全面改造。截至今年4月,5栋楼的居民全都住上了改造后的新房。

永安街道建南社区属于主城区较大社区之一,下辖3个成型小区、54座散居楼,常住人口1.1万余人,老旧小区占比高达90%。辖区几十栋楼房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近年来屋顶漏雨、墙皮脱落、线路老化、地下管网不畅通、线网混乱等问题也越来越多。

在徐矿集团(第一批)职工家属小区,这个1988年上房的老小区正在进行“大手术”。“除了不用拆房子,其它的全部进行改造。”董长惠说,社区积极响应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相关政策,全力做好徐矿集团(第一批)职工家属小区“三供一业”改造项目。

从水、电、燃气线路改造到打开消防通道、增加停车位、安装电动车充电桩,从地下管网重新布局、强电弱电全部入地到屋顶防水全面精修、墙体内外粉刷一新、小区道路拓宽通畅,这个30多年的老小区,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弄得才好。”居民蔡凤英高兴地说,政府对小区改造全面彻底,除了不拆楼房,能想到的全部都将改造到位。

居民憧憬着改造后的美好图景,对于社区改造也是全力支持。炎炎夏日,许多居民自发给冒着高温酷暑奋战在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的施工者和社区工作者送去矿泉水、西瓜、绿豆汤等清凉饮品。

一棵与小区同龄的玉兰树,在这次改造中保存了下来,待到玉兰花开时,小区居民将开启一段全新的幸福生活。

社区的点滴变化,让居民幸福感越来越强。

“建南社区全体居民及党员同志们,欢迎收看今天的建南新闻眼,我是社区书记董长惠。”疫情期间,为了让辖区广大党员群众在不聚集的情况下做到理论学习不掉线、防疫信息不延迟,董长惠创新打造了《建南新闻眼》小栏目,结合社区防疫实际在微信群里及时上传直播小视频,既解决了疫情期间不能集中开展学习的问题,同时由社区党员干部当“主播”,以接地气的形式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传达上级决策部署、开展防疫知识宣传等。

居民们纷纷点赞道:“书记真有主播范儿。”“给建南社区点赞。”……

“主任又去哪的?”“李阿姨又去买菜了?”“门口不能摆摊啊?”小编跟随董长惠走在小区里、街巷旁,居民的打招呼声不断。

18年的社区工作经历,让董长惠与社区居民成了朋友和亲人。 董长惠说,社区虽小,但“小天地”里也能做出“大文章”。从楼体到庭院、从地上到地下、从基础到配套,我们将还继续努力把建南的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居民满意的幸福家园。

小编手记

老小区的“幸福经”

地处主城区的建南社区,九成以上为老旧小区,其中散居楼占据大多数。这无疑给小区面貌、基层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但现实却是美好的。走在小区内,漫步街巷旁,小编们所听所看所感,让人意外。居民一张张笑脸、一个个认可,让我们找到了这里的“幸福密码”。幸福不是居住的小区多高档,不是身处的街巷多宽敞,而是生活的点滴变化,是群众持续提升的获得感。建南社区的“小康样板”让我们坚信: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干在实处,老百姓便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持续提升获得感的同时,幸福指数注定节节攀升。
编辑:王媛 马宁
校对:陈宝蓉

(文图/由徐州市泉山区“微泉山”提供)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shehui/2020-09-02/44551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