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点滴微光,照亮城市璀璨夜空 ——夜色中的劳动者剪影

 ◎徐报融媒记者 曲美慧 沈扬 郑微 刘苏

  灯火通明的中心商圈,人气渐旺的步行街区,守候夜归人的社区超市……2月份以来,随着服务业复工复产复市的步伐加快,城市的夜空,每一天都更加璀璨。夜经济的复苏,意味着因疫情冻结的消费活力正在逐渐恢复,更彰显出人们的消费信心正在逐步提升。这其中,在夜色中辛勤奋斗的劳动者们作出了重要贡献。

  林长里 ●烧烤店店主

  “简简单单又很踏实, 这就是我想要的日子”

  2007年夏天,18岁的林长里从老家安徽来到徐州,摆起了烧烤摊。一晃就是13年,林长里早已在徐州成家,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这么多年过去,林长里守着两米多长熟悉的烧烤炉,在这里落下了根。

  “做烧烤的时间长了,烤炉就成了我的‘老朋友’,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陪伴,只要一天不见它,我心里都会觉得不自在。”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却让林长里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没能开门营业。第一次停工这么久,他有些不适应,内心无比怀念食客盈门的热闹景象。

  “到了3月份,疫情形势好转,我终于能复工了。从刚开始那几天只做外卖,到现在恢复堂食,我熟悉的夜生活正在渐渐回来。”林长里说,虽然复工的时间不久,生意还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但重新忙碌起来,让他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如今,林长里每天早晨都要去一趟市场,购买最新鲜的羊肉和蔬菜。白天,他在家里切肉切菜,准备各种食材;下午5点,他就准时打开店门,擦拭桌椅,并对房间进行消毒。做完这一切,林长里拿出备好的食材,一边生火点燃木炭,一边等待夜幕降临。

  “烤20个串,来两个腰子,下两碗手擀面,味儿还是老规矩。”4月10日晚8点多,记者在林长里的烧烤店采访时,两个年轻人走进店门,和林长里边打招呼边随意地聊着天。能看出来,他们和林长里很熟。

  此时,店里还有两桌食客,烧烤的香味弥漫着每一个房间,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意盈盈。

  “我现在基本每天都要干到凌晨一两点才关门,一个原因在于老顾客常来,大家憋太久了,都想吃点烧烤解解馋,所以我得尽量干晚点,怕大家扑个空。另一个原因在我,能守着炉子烤串,我觉得开心,陪着顾客聊天,我也觉得开心,根本不舍得关门,这就是我理解的城市的烟火气。”

  夜晚忙碌的间隙,当林长里看着街上行人来来往往、城市霓虹灯闪烁的时候,他深深感受到平凡生活所带来的温馨和快乐:“简简单单又很踏实,这就是我想要的日子。”

  胡海祥 ●社区便利店老板

  “还有好多人在为咱这个城市拼搏呢”

  4月10日晚10点,26岁的冯磊结束了一天13个小时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和饿得“咕咕叫”的肚子赶回位于三环路杏山花园的家中。路边的小饭馆都已经关了门,看着路灯发出的淡黄色光线和千家万户的温暖灯火,他感觉更饿更困了。

  车刚开进小区,冯磊赶紧向左手边望去,当看到那抹熟悉的灯光还在时,他暗暗松了口气:还好,没关门。

  停下车,冯磊走进了这家“胡润生活超市”。老板胡海祥正在盘点今天的营业收入,微信转账:2276.8元,支付宝转账:1655.7元,现金:266元。胡老板嘴角不由上扬起淡淡的弧度:“生活终于进入正轨了!”

  正开心着,胡老板抬头看到走进来的冯磊,他笑着跟这位熟人打招呼:“今天又加班到现在啊?”

  “是啊!很多事情耽误了,现在都在赶进度。”冯磊无奈地说。

  “今天又要吃桶面?”

  “对!还是红烧牛肉面。尝了这么多创新口味,还是这个老味最好吃!”

  “也不能这么经常吃泡面啊!”胡老板一边拿方便面一边关切地说。

  “这个项目结束了就不加班了。对了,大哥,你这有热水吗?帮我把面泡了吧。我家的大桶水喝完了,这两天都没来得及去接水。”

  “有!你先去车里休息会,我泡好就给你送去。”

  “好!谢谢啦!”

  看着冯磊走出去,胡老板撕开方便面盖子,悄悄往里塞了根火腿肠,然后倒入了滚烫的热水。7分钟后,当胡老板端着面走到冯磊的车前时,发现他已经在驾驶座上睡着了。

  作为小区唯一的便民超市,胡老板的“胡润生活超市”疫情期间一直为社区居民供应柴米油盐。即便疫情严重的时候,每天依然会有人来买东西。那时候,他每天十点开门,下午四五点就关门。复工后,这个小超市渐渐恢复了早7点晚9点的营业时间。

  “这段时间加班的人比较多,晚上9点到11点经常有人陆续进来。老这么熬夜我其实也挺累的,但这毕竟说明经济在复苏,一切都在向好。”送走冯磊后,胡老板说,“今天等到11点关门吧!还有好多人在为咱这个城市拼搏呢!”

  杜伟 ●水果批发商

  每一天,都从凌晨3点开始

  4月10日凌晨3点,室外气温5℃。闹钟响起,家住市区东南部御景湾小区的杜伟起床了。简单洗漱后,他开着汽车,来到离家不远的徐州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今年39岁的杜伟从高中毕业起就跟随父亲经营苹果批发生意。对他来说,一年365天,每一天都是从凌晨3点开始的。

  3点半,天仍黑着,但徐州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里已是一片灯火通明。运输水果、蔬菜的电动三轮车、货车、大卡车来回穿梭,汽车喇叭声、讨价还价声,响成一片,热闹熙攘,散发着浓郁的烟火气。

  来到自己的摊位,杜伟首先打开一间小小的隔间,拿出工具,清理、打扫起地面。收拾利索后,他打开摊位深处的冷库门,从里面搬出十多箱不同规格的苹果,整齐摆放在摊位上。

  这么多年,杜伟只做单一的水果品种——苹果,不过规格有十几种,烟台、陕西、山西、新疆等中国比较有名的苹果产区的品种,不论高中低档,在他这里都有销售。

  快4点钟时,摊位前响起了汽车喇叭声,有熟客上门采购了。杜伟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市内大中型超市以及一些水果零售店的商贩。自2006年从父亲手里接手这个水果批发摊位,杜伟已经积累了不少新老客户。

  “来50件这种规格的烟台红富士。”一位客商来到摊位前仔细查看水果质量,然后指向一种苹果,招呼杜伟安排装车。

  “水果零售店的商贩大都在凌晨4点左右上门来拉货。市内超市的拉货时间一般会晚些。”说话间,杜伟开始从冷库往外搬运成箱的苹果。他先用推车把七八箱苹果从冷库推出来,再一箱箱把水果递给货车上的工人,进行装车。

  一拨客商刚走,又来了一拨。杜伟说,有一些老熟客会在前一天把水果数量和规格直接报给他,凌晨的时候,让货车司机直接过来拉货。不到两个小时,杜伟已经接待了近20位客户,卖了千余斤苹果。

  杜伟说,十多年来,一家人全靠这个水果批发摊位维持生计,每年除了日常开销,还有一笔不多不少的存款。在他看来,每一天在夜色中负重前行,“虽然辛苦,但日子越过越红火,也越来越有奔头。而且,在这儿干的时间长了,摊位虽小,但也有点名气了。”

  今年遭遇疫情,杜伟也没敢懈怠,从大年初二起,一天不落守着摊位。“百姓出不来门,宅在家喜欢吃点水果。”所以,苹果的销量虽然比平时少一点,但整体影响不大。

  早晨6点多,天慢慢亮了,杜伟伸了个懒腰,走到小隔间准备烧水喝杯茶。“稍微歇会儿,过一会,超市的货车该来拉货了。”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shehui/2020-04-15/44338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