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把徐州“非遗”从零分带到优等生 ——记李亚娃的14年“非遗”路

李亚娃是徐州“非遗”保护工作的关键人物。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苏

2005年,是徐州的“非遗”保护元年。如今,距离这个时间节点,已有14年之久。

这14年来,徐州“国遗”“省遗”申报工作均居全省前列:在2009年非遗普查验收中,徐州总分位列全省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荣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与徐州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了两届“中国·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还成功举办了一届全国性的中国剪纸邀请展……对于这份成绩单,大家都很好奇——

为什么徐州能够在“非遗”保护工作上媲美拥有丰厚文化积淀而且经济实力雄厚的苏南城市,成为“非遗”大市,成为江苏省的“模范生”、国家的“优等生”?要说清这些,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李亚娃。

最初的迷茫

原徐州市文化局社会文化处处长李亚娃是徐州“非遗”保护工作的关键人物。

2005年,国家文化部要求进行非遗普查工作,可在当时,什么是“非遗”,怎样去“普查”,并没有明晰的要求,面对着文化部下发的40多万字“非遗”普查手册,无从下手。普查的同时,还要进行“非遗”项目的申报,面对这项工作更是两眼一抹黑。

“第一次申报是从上往下排查,上面觉得哪个合适就报哪个。所有人都没有经验,思想意识也没有完全打开。”李亚娃说,“申报要有10分钟的录像带、不同时期的图片说明、国家统一的格式文本,是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还要大量经费,总之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下,整个江苏省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中,只有37个项目上榜,徐州的数量更是个加粗的“0”。

2006年5月,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下来的时候,还有不到两年就退居二线的李亚娃被“逼”着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非遗”工作一直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普查,一条是申报。李亚娃花了3个月的时间将40万字的《非遗普查手册》细细研读后,浓缩成1万字,编写出普查文本,然后开始大量地给各县区分管文化局长、文化科长、文化馆长讲课,教他们怎样普查、如何普查,她还跟着工作人员走村串户调查收集资料。

申报这条“腿”也要跟上。“文本申报花了我大量时间,我先自己搞清了文本里什么叫历史渊源,什么叫主要价值,什么叫主要内容,什么叫流程,什么叫谱系……然后再办班,从上到下给各县(市)区负责文本的工作人员,还有保护中心的办公室人员,讲如何录制视频、如何配文、如何写文本,非常大的工程。”

“逼出来”的坚守

和李亚娃一起的还有刚刚考入市文化馆的6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被“抓壮丁”似的编入了“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

“刚开始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给各级文化馆、文化站作培训,可相当一部分交上来的仍不能用,必须自己改。”李亚娃说,“除了文本,还要视频和照片,外面找人拍一个项目,最少要8000元,怎么办?6个孩子分工,不会?不会就学!张明学录像、孟娇学文本、周敏学图片绘制、米文学配音……”

努力终有回报。“非遗”工作很快就在全市推开,全省领先,2006年江苏省的“非遗”普查现场会在徐州召开;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徐州占了8席,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地市级前列;从2006年普查开始到2009年普查结束,我市共编写出24卷800多万字的普查汇编,全省对3年普查工作进行验收时,徐州在各市互查中,总分位列第一。

这里凝聚了李亚娃大量的心血。“2009年,我身体就已经严重透支,2010年底,连续发烧21天,辗转了几家医院被查出淋巴结核,只得住院治疗。这个时候,‘非遗’工作算是告了一个段落,我也可以安心地病了。”退休前这几年的经历,给李亚娃的人生刻上了浓墨重彩、难以磨灭的印记。

2012年左右,已经正式退休的李亚娃再次走马上任,义务担任起《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览》和《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和技艺作品集锦》两套书的通审工作。2013年至2019年,李亚娃在江苏省建筑技术学院担任公选课《牵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师,继续传播她所热爱的“非遗”。

“‘非遗’工作进行了这么多年,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学习中成长,整个社会的意识也在成长。现在绝大多数人都知道‘非遗’这个词了,知道身边的一句方言、一张药方抄本、一声小戏腔调都是一条宝贵线索,是世代流传的文化因子,是塑造当下生活的历史力量,是构成我们整个民族的价值体系。”李亚娃说,这是最令她欣慰的地方。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shehui/2019-08-05/43766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