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淮北 > 正文

朱成凌:诲人不倦育桃李 笔耕不辍写春秋

 

——淮北市优秀班主任、中年作家朱成凌系列之一

 

中国黄淮网讯 (采编/ 摄影 孙克攀)毋庸讳言,朱成凌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大家对他的坦诚磊落、才华横溢、优秀作品倍加赞赏;一方面,部分不知真相的人对他的三次失败的婚姻颇有微辞。当然,其中不乏别有用心、落井下石者。对此,朱成凌微微一笑,道出了他为人处世的座右铭: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我是风尘硬汉,愈挫愈勇!正是这些挫折,成就了我的今日。

朱成凌,汉族,196682日出生于淮北平原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聪明灵动,入学前就能背诵《党的基本路线》,因此,遇到上级检查,在当地蹲点的社教干部,总是把他抱过去,应对检查,可见这个地方的政治运动搞的多么轰轰烈烈,连幼小的孩童都掌握了基本路线。

  采访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

在初三复读的那一年,遇到了恩师张庆才先生,这是一位责任心和爱心都很强的老师。那时的朱成凌依然淘气贪玩,这可没让张老师少费心。他每天一次找朱成凌谈心,每天一次!以至于后来朱成凌在为淮北市杜集区政协编纂的《杜集文史》撰稿《琐忆》时这样写道:自己从教以来,从没像恩师张庆才对我那样去尽心对待过一个学生,包括对待自己的儿子。因此,朱成凌顺利考取中专,这在当时,无异于考中状元一样轰动。

在淮北市师范学校读书的日子里,因家境贫穷,而被包括班主任在内的许多人误认为是“贼”,偷同学的东西。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第一次品尝了诬陷的滋味。但这,并没能阻挡朱成凌好学上进的步伐,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以至于在去存书不多的图书馆借书时,图书管理员翟老师戏谑地说:文学类书籍都被你借完了,你只有再借一遍复习吧!

 和安徽省文学院院长潘小平女士在一起

参加工作以后的朱成凌,踌躇满志,在当地农村一所中学任教,艰难而又执着地使用普通话教学,就连学校的教导主任也对此冷嘲热讽,认为“忘本”,不该使用“洋话”,直到被杜集区教育局认可。这一时期的经历,后来被他形成文字,刊发于《江淮晨报》。

作为教师,朱成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他首先在讲台上面向全班学生背诵;他布置的作文,自己亲自动笔写“下水作文”;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自己也写;八小时以外,写点“豆腐块”,见诸报端,却被认为“不务正业”,直到他辅导的学生陆续公开发表文章,才“堵住”了某些人的嘴。

和原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一起

作为淮北市优秀班主任,朱成凌爱生如子,这一点,有过之而无不及,难怪他的学生曾这样形容他:朱老师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但却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他对三个儿子很少过问。可令人不解的是,他的几个孩子个个学有所成,直到今天,他的大儿子朱文龙还在天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对文学的热爱与痴迷,到了狂热的程度,朱成凌在写作的道路上,从未却步。他把散文和诗歌写作,当成了一种活法。进行创作,孤独和寂寞是一种考验,朱成凌早已适应。离婚以后,这种状态更加平稳。为了搜集素材,他衣兜里总是装着一个铅笔头,有时候身边没纸,甚至记在烟盒上。有时候,半夜醒来,“梦中得佳句”,便立即披衣下床,奋笔疾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把一些散乱的纸张线装成厚厚的一本,取名《百衲衣》,当做素材本和习作本。后来,他的数十万字作品大都取材于此。

出席中国黄淮网黄淮书画院书画展

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朱成凌说他最感恩的是原淮北教育电视台业务台长周彪、原《淮北日报家庭教育》编辑郭宏兰和《淮北晨刊》编辑长城三位老师。鼓励和支持、鞭策和教育、点拨和启发,当面改稿,甚至包括哪怕一处标点,也不放过。朱成凌说,没有这三位老师,他的文学之路是黑暗的死胡同!

20124月,在市文联创作室主任纵翰先生的推荐下,朱成凌有幸参加了安徽省文学艺术院第三期高研班的学习,这让他的文学创作之路越走越宽,攀升的越来越高,创作的作品数量和质量也更加突飞猛进,迎来了他创作领域的新的春天。仿佛一只鸟儿,在曙光照耀的枝头歌唱。

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朱成凌这样告诉笔者:我是50岁的人,15岁的心。在教育和文学领域,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童,正所谓“历尽沧桑事,稚气犹未消”,在今后的岁月里,目标是——德艺双馨!

   【 朱成凌简历 】

朱成凌  原名朱成玲,1966年农历六月十六出生于安徽省淮北市一清寒农家,父亲朱朝民、母亲杨秀英都是文盲,三个姐姐也都识字不多。母亲给孩子取名朱成玲就是希望他“灵动、精明”,应为朱成灵,但入学报名时,老师就写了朱成玲用作学名。

1973.91978.7在安徽省萧县朱楼小学读书;

1978.91982.7,在安徽省淮北市刘楼学校读完初中;班主任张庆才老师是他成功的铺路石。

1982.91986.7,在淮北市师范学校读书;

1986.91989.7,在淮北市葛塘中学任教;

1987.9,处女作(新闻稿)《杜集区成立新闻学会》发表于《安徽日报通讯》(第二版);

1989.91991.7,在淮北教育学院中文班进修;

1991.91999,在淮北市坡里中学任教;

1996.91999.6,参加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安徽师范大学为主考学校,获得上述机构颁发的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证书;次年,获得文学学士证书;

1999.8.22,处女作(散文)《缘的悸动》发表于《淮北日报 家庭教育》

19992000,在淮北市杜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

2000,在淮北市开渠中学任教;

200011.132003.8.22,在淮北市杜集区朔里职业高级中学任教;

2003.8.232005.1,在黄山市黄山学校任教;期间,在《黄山广播电视报》社兼任特约记者;

2005.12006.6.4,在淮北市杜集区朔里职业高级中学任教;

2006.6.52008,在淮北教育电视台做新闻记者;

20082010.2,在黄山市黄山学校任教;

2010.2至今,在淮北市杜集区朔里职业高级中学任教;期间,2015.11.25,在中国黄淮网·安徽站任主编。

 责任编辑:滕富生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huaibei/2016-04-18/35855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朱成凌  任教  老师  文学  学生  学校  创作  安徽省
杜集区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