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淮北 > 正文

余大海:扬帆起航正当时

  

——记书法家余大海

 

中国黄淮网安徽淮北讯( 采编 朱成凌  摄影 王民学 计鹏)张大千先生银须飘飘,颇有仙风道骨的气韵。有人曾好奇地询问老先生:您睡觉时,胡须是放在被子外面还是里面呢?这一问,还真把老先生给难住了。晚上睡觉时,想到了这个问题,试着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不舒服;拿到里面,也别扭,害得老先生失眠了好几个晚上。记者在安徽省淮北市见到著名书法家、“相城美髯公”余大海先生时,也打趣地谈到他的“胡子存放问题”,余先生哈哈大笑,连说:别拿胡子说事,我不会因此而失眠。

 

留着长长胡子的余大海先生有点像关东大汉,实际上,余先生仗义豪爽,为人厚道,性格也和关东大汉相差无几。像他身边的好友,比如孙华善,上周还从余大海工作室拿走一刀宣纸,可他用顺了手的毛笔随身携带,敝帚自珍,概不送人。我们眼前的这位“大胡子”,却是地道的安徽人,1957年,余大海出生于全国著名的“书画之乡”宿州市萧县,受“乡风”熏陶,余大海6岁习练书法,入学后,每周2节书法课让幼年的大海大喜过望,专职书法教师讲课、示范,更加激发了余大海学习书法的兴趣,每次书法作业,得“红圈圈”(书法教师在认可的学生作业上用毛笔蘸红墨水画圈)最多的一定是余大海,这更增加了他学习书法的自信。说那时的余大海对书法到了痴迷和着魔的程度,毫不为过。在学校,不停地练习;回到家,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本家的族叔又给他“开小灶”,亲自辅导。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余大海又被经常派过去抄写大、小字报,歪打正着,反而给他提供了“练字”的机会。因此,在读小学期间,余大海就“脱颖而出”,全校师生的毛笔字没有超过他的。由于家境并不富裕,余大海经常用毛笔蘸水在纸上练写。随着年龄的增长,余大海广泛涉猎,不拘一格,从钟繇开始,接着练习王羲之帖,后来,研习欧阳询《九成功醴泉铭》和颜真卿帖, “集百家之长为己所用”,直到1975年,年满18岁、刚刚在淮北矿务局张庄煤矿参加工作的余大海幸运地遇到了一代书家丁梦周,行跪拜礼,成为丁氏的入室弟子,得大师指点,日渐形成自己浑厚激荡的作品风格。余大海认为,书法作品是凝固的音乐,跌宕起伏,乐曲有高潮,书法作品也是这样。看到记者一脸的迷茫,他指着刚写就的一幅《滚滚长江东逝水》说,“一壶浊酒喜相逢”的“逢”字,一个字占了整整一行,也同样是到了高潮,而有的字,五六个才占一行。书法家还是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这么个角色,尤其是行书和草书,更是展现了书法家的性格和感情,更能把上述因素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余大海心里,书法是至高无上的,是真正的国宝,真正的国粹,因此,把民族的瑰宝传承延续、发扬光大是他最大的心愿。在他的“墨海书画社”,人才辈出,一个个小小的“书法家”已经是光彩照人了。余大海的“得意弟子”郝金凤和刘文鑫两位小童星分别上了全国唯一面向青少年的书法月刊《青少年书法》杂志的封面,而且,她们都被以题为《书法让我充满信心》和《我快乐、我成长》撰文介绍,所以,当我们对他的获奖作品赞誉不停时,余大海先生却一字一顿地说:“我的学生才是我最杰出的作品!在他们身上,凝聚了我最大的心血和汗水!”

耳濡目染在余大海夫妻身上体现的较为明显。受丈夫的影响,妻子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书画创作。她先是不理解,认为“毛笔字不能当饭吃”,慢慢感觉到,男人不能没爱好、没特长,“整日里写啊画啊的总比吃喝玩乐打麻将好吧?”如同《香水有毒》,余大海先生调侃道,我的书法更“毒”,自2012年,夫人就深深地中了这“毒”,她渐渐地喜欢上了书法,开始习练颜体字,而且,还爱上了绘画,她目前专攻花鸟。谈到这些,余大海先生颇有自豪感和成就感。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在心底默默祝愿这对夫妻在艺术的天空,比翼齐飞。

 

天道酬勤,执着的求索终于收获累累硕果。1987年,余大海的书法作品作品被淮海纪念馆收藏;1994年,“水墨龙”编入《中华龙典》;2002年,“一笔虎”在人民大会堂获金奖,并被收藏;2004年,被文化部、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全国百位著名书画家”之一,并著书《中国百位著名书画家邀请展》;2005年,作品被编入《中国当代最知名书法家》;2006年,作品入选《中国名人作品鉴赏》;2007年,被《毛泽东诗词》全国大赛评委会编入《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家博览》;2009年,作品入选《纪念孙过庭诞辰1359周年全国精品集》,……

名气大增、声震遐迩之后,余大海先生更忙了,截至目前,接连被聘为或担任中外名人文化委员会委员、淮北市杜集区政协委员、滕州市书画院名誉院长、淮北市古相画院副院长,……

得知我们在采访余大海先生,乐禅大师专门从北京打来电话,他说,如许的名头只会压得大海喘不过气来,有碍于他的创作,因为大海乃“盛世之隐士,书坛之俊杰”也。末了,乐禅大师即兴吟诗一首,诗曰:

故居毗邻地连缝,炊烟袅袅渐升腾。

龙城咫尺云初散,煤海百里雨诗晴。

同是萧郎游子梦,俱怀写意盖世功。

愧无鹰技击长空,嚼墨喷纸慰平生。

责任编辑:滕富生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huaibei/2016-03-15/35236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