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一源一码可溯 南京给全城房屋建了“数字底图”
原题:一数一源、一码可溯,南京给全城房屋建了一张“数字底图”
如果给全南京的房屋建一张“数字底图”,会迎来怎样的变革?它能让城市房屋管理迈入全域全量、精细协同的数字化新阶段,实现一数一源、一码可溯、全链贯通、服务直达。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南京“房屋统一楼盘表系统”近日完成验收并进入应用阶段,将房屋从“建设到灭失”的全生命周期纳入可核验、可共享、可追溯的数字体系。
依托这一权威底座,南京市民通过“南京房产微政务·房帮宁”平台即可“掌上办、放心办”:真实房源可核验,租购更踏实;交易资金全监管,财产更安全;物业议事线上化、维修资金更透明;危房自动预警,从源头遏制违规出租;房屋精准定位,白蚁处置更高效;通过“人—房—资格”精准联动,实现住房保障公平高效,助力百姓安居。
据南京市房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3月正式立项以来,房屋统一楼盘表系统历时三年精心打造,构建起覆盖“物业区域—自然幢—逻辑幢—单元—层—户—间—构件”八级粒度的房产基础数据体系,建成覆盖城市全域的精细化数字建筑底座。
该系统创新融合BIM技术,攻克多源异构数据整合难题,实现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的精准映射,为全市房屋提供“一房一码、全程可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撑,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的高效协同。
据了解,系统运行以来,表现稳健出色:日均处理请求超46万次,累计调用量达3.4亿次,全面支撑房产核心业务场景,真正实现了“用数据说话、靠数据决策、依数据治理”。
统一楼盘表作为全市房产领域的“唯一权威数据源”,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据重复采集、口径不一的问题,建立起真实、准确、动态更新的房产数字底座。通过“按间管理”“构件级管理”等创新机制,满足租赁住房合规性审查、危房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深度业务需求,显著提升治理精度与响应速度。从房屋建设到房屋灭失,全过程留痕、全流程可追溯,形成覆盖“生老病死”的闭环链条,实现监管与服务双提升。
该项目运用AI技术治理全南京市房屋基础数据,涵盖30万幢、606万户房屋数据资源,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城市级全域精细化BIM城市底座。首创房屋实体统一编码与全链路“血缘”构建技术,建立“一物一码、一数一源”的权威治理体系。全面支撑交易、租赁、安全、物业等房产精细化业务,实现房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数字化治理。
该项目将江苏省地方标准《城市房屋三维基础数据模型及编码标准》在“统一楼盘表”中全面落地实施,实现从采集、治理到应用的全链路标准贯通。通过统一对象模型、编码规则与数据接口,夯实“一数一源”和按间管理的数据底座,提升跨部门共享与协同治理能力,进一步强化统一楼盘表的规范性与权威性。
不只“建成”,更要“用好”。统一楼盘表将不止于“建成可用”,更要迈向“用好常新”。据了解,下一步,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将持续深化系统应用,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探索构建“房屋数字孪生体”,让房屋管理更加可视、可感、可管。同时,不断优化标准与技术,输出更多可复制的“南京经验”,以数字化助推城市更新与智慧治理,让数字成果真正服务于民、惠及于城。(刘霞)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