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频道 > 国家政策 > 正文

1月6日:南方供暖争议 从集中供暖到“温暖中国”

近日,《武汉晨报》开通“网友@两会”栏目后,不少网友通过微博、热线等方式向武汉晨报发来各类意见和建议。其中,不少网友建议,能否在武汉也实现集中供暖。今年,本届政协会上有多位委员也提到这一话题,他们坚持的理由在于:武汉不集中供暖不会死人,但会留不住人。

南方供暖争议

南北冬季取暖的差异已经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点

 

你会因为寒冷离开一座城市吗?

 

因气候寒冷而移居、继而直接导致一座城市“留不住人”的因果关联并不明显,但漫漫冬日,我国东中部地区城市居民无以遮蔽的切身寒冷却是值得关注。你可能不会因为寒冷离开一座城市,却可能因为寒冷,让你在这座城市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事实上,东中部地区城市集中供暖的争议,折射出了当前我国居民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度与城市设施建设水平之间不同步增长的普遍矛盾,城市建设水平亟待跟上当地居民切身需求的增长步伐。

 

无须扯上“留不住人才”

作为政协委员,只须大胆说出“民众需要”供暖这个理由既可(许多民众经济条件有限,不可能一天到晚用电供暖或其他昂贵的供暖方式),而无须扯上杂七杂八的理由。像今年,包括武汉在内的许多南方地区就特别阴冷、湿冷,这样冰冷的环境,不需要提供廉价的集中供暖吗?这样冰冷的环境,即使留住了优秀人才就不需要集中供暖吗?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温暖的环境下,心情容易变好,民众有了好心情好无疑会有利于做好工作,而民众都把工作做好了,城市自然就会快速发展,因此,为民众花些钱集中供暖,有必要也值得。这是正事儿,不需要在将根据时“拐弯抹角”。

 

南方集中供暖是非理性选项

 

对南方集中供暖的问题,还是要理性看待。至少,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不属于理性选项。对此,无论是媒体、专家,还是公众以及南方的群众,都应当正确对待、科学理解,而不要以点盖面,以一个方面的需要掩盖其他方面的矛盾,更不要认为,不对南方集中供暖,就不是以人为本,就是不关心民生。

 

从集中供暖到“温暖中国”集中供暖问题折射出中国能源困局的结构性问题。北方粗放式的集中供暖无疑付出了巨大的能源和环境代价,而南方过冬基本靠忍,也不利于拉动内需。一边是能耗高、效率低,另一边是疲软的消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城镇化作为近年的工作重心。集中供暖问题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如何把“小家”的温暖问题,上升到“国家”的战略,而不是复制落后有害的取暖方式,不仅是“幸福中国”的主题,也是“美丽中国”急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从集中供暖到“温暖中国”还需风雪兼程。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人的切身感受是最真实的,不会因为认为划分的“南北”地理概念而会改变人对“冷”的理解。南方供暖争议既是中国经济启蒙的一个契机,更是中国民众作为“人”对自身感受的清晰地表达,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推进中国人对生命的尊重——是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性的进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ouse/gjzc/2013-01-06/2015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