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关于《中共徐州市委关于制定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

周铁根

 

  (2020年12月28日)

  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徐州市委关于制定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建议稿起草过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的关键期。制定好“十四五”规划,科学描绘未来5年发展蓝图,意义十分重大。市委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去年12月,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就作出部署,要求统筹做好规划建议、纲要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今年以来,市委把规划编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我任第一组长、庄兆林同志任组长,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市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规划起草编制工作的科学谋划和组织领导。

  这次建议稿起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我们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的指示要求,我和兆林同志先后主持召开民主党派和专家学者、县区板块、社会治理和民生领域、企业家代表、老干部等多场座谈会,并赴京召开高层研讨会,广泛问计问策、听取意见建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后,文件起草组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理解“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对建议稿做了认真修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召开后,又根据会议精神对文稿做了修改完善,确保中央和省委最新部署充分体现在我市《建议》中。建议稿分别于12月7日和11日印发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征求意见,12月15日报送市四套班子领导征求意见。

  从各方面反馈的意见看,大家一致认为,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编制好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张“施工图”,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市上下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普遍希望,通过制定建议,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实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对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建议,文件起草组逐条分析研究,本着能吸收尽量吸收的原则,对建议稿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73处,覆盖各方面意见建议139条。12月25日,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通过《建议(讨论稿)》,同意提交今天的市委全会审议。

  二、建议稿的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全面展开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生动实践,砥砺前行、开拓创新,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开创了徐州发展的重要黄金期。过去五年,是徐州发展理念变革最深刻的五年、是转型发展成效最显著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五年、是治理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领航定向,得益于省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顽强拼搏和艰苦奋斗,为徐州“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历史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规划建议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的“开篇序章”。立足新起点,市委对“十四五”时期发展总的考虑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省委“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部署要求,坚持以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为统领,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在这里,之所以将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总抓手、总牵引,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坚持以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为统领,是对“三主”工作思路的系统性深化和拓展。“十三五”时期特别是总书记视察徐州以来,市委系统提出并深入实施“三主”工作总思路,主动匡正发展理念、自觉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发展境界,持续推进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大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今年以来,市委提出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战略任务,确立了“两高两强”的奋斗目标,并将其作为“三主”工作思路的深化和拓展,作为牵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抓手。一年来,先后组织召开了4次现场推进会,在全市上下推动形成了鲜明发展导向、有力推进体系和浓厚社会氛围,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成绩来之不易,实践证明,过去五年,发展成果群众高度认可,城市变化赢得广泛赞誉,“三主”思路契合徐州实际,应当在“十四五”时期一以贯之予以坚持、与时俱进丰富发展。

  坚持以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为统领,是对中央、省委最新要求的创造性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视察来到江苏,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在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娄书记再一次明确要求,徐州要矢志不移推进转型发展,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成为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打造区域样板战略任务、“两高两强”奋斗目标与中央关于现代化五个特征的判断高度契合,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新”的主要目标高度统一,与“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高度一致,是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徐州的具体贯彻和实施,体现了对中央、省委精神的创造性理解和运用。为此,《建议》提出,将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作为战略统领,将“两高两强”作为奋斗指向,努力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奋力走出一条符合徐州实际、具有徐州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坚持以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为统领,是对徐州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精准化把握和回应。经过全市人民长期努力,徐州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基础,面临着多重国家战略交织叠加的重大机遇,继续发展具备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是,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照新发展理念内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产业竞争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开放型经济规模偏小、生态环保任务繁重、民生保障仍有短板。徐州已经进入持续转型发展新阶段,迫切需要在更高层面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城市繁荣与乡村振兴、产业提升与生态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切实提高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市委提出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不是好高骛远,也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从徐州实际出发,积极回应、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建议稿由11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第一、第二两个部分,主要阐述“十三五”时期徐州发展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和形成的基本经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挑战、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第二板块为分论,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逻辑主线来展开,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共安排8个部分,分别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建设高品质中心城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完善社会治理善治模式等方面作出部署。第三板块为结尾,包括第十一部分和结束语,主要包括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广泛动员形成社会参与合力、健全规划建议执行落实机制等内容。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

  建议稿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这里,就其中几点作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经济指标问题。建议稿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力争到2025年经济总量跻身万亿元城市行列。作为东部次发达地区,徐州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特别是人均GDP与全省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发展是解决徐州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未来五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速,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奋力跑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加速度”,尽可能缩小与全省的差距。同时,作为快速发展中的成长型城市,徐州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加速期,多重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交织叠加,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发展空间广阔,增长潜力巨大。我们认为,只要全市上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咬定发展不放松,追赶超越不懈怠,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在“十四五”末顺利跨进万亿元城市俱乐部。

  第二,关于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问题。“十三五”期间,市委鲜明提出并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市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等核心指标实现五年翻番,产业强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应清醒看到,徐州的工业化进程总体仍然滞后,二产占比低于同类城市5个百分点左右,工业经济规模还不够大,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仍比较低,数字化智能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十四五”时期,徐州发展的核心任务仍然是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议稿提出,要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加快全域工业化步伐,力争“十四五”末全市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超万亿。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抓推进,推动工业经济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新的更大突破,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三,关于中心城市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问题。过去五年,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迎来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特别是我们在区内首倡建立协同发展新机制,连续三年召开有区内10市主要领导参加的协同发展座谈会,区域合作已经拓展到40多个领域,呈现蹄疾步稳、全面开花的生动局面,取得一大批重要合作成果。中心城市建设始终是徐州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围绕进一步增强自身综合竞争优势,建议稿提出,要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汲取发展动力、在深入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全面建设更高品质的中心城市。进入新阶段,全市上下要更加自觉地把徐州的发展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来思考,放在区域合作的大潮流中来谋划,放在“两个循环”的大坐标中来推进。一方面,要放眼东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全方位对标对接,更大力度、更深层次从长三角汲取发展动能,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另一方面,要立足区域,围绕重点领域攻坚突破,探索区域联动协同发展新路径,切实用好发展腹地,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持续巩固提升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真正做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三角”。

  同志们,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审议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指导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引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大家全面把握建议稿的框架布局,深刻领会发展理念、发展目标、重大战略、主要任务,认真思考,充分讨论,结合实际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共同把建议稿完善好、把这次全会开好。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21-01-13/44776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