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看,“无废城市”试点的“徐州特色”

  ◎徐报融媒记者 甘晓妹 竺怡辰

  投入约 18.8亿元,占地面积约220亩……“项目建成投产后,日处理入厂生活垃圾能力可达到4000吨,服务范围基本覆盖徐州市大部分城区,能够很好地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近日,在位于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的徐州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施工现场,项目总指挥张忠民介绍道。

  徐州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徐州“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

  “无废城市”并非没有废物的城市,而是通过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实现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

  2019年4月底,徐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1+5”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是江苏省唯一一个试点。近一年来,徐州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且充满“徐州”特色。

  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徐州实践”

  2019年5月21日,徐州“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仪式举行,“无废城市”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指挥部,将建设试点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都成立了专门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形成了分工明确、权责明晰、协同推动的工作格局。

  按照生态环境部对徐州提出的“放眼全国大局、树立世界眼光”的要求,徐州委托清华大学编制了《徐州“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经过多次调研、多轮修改,形成了一个有高度、有力度、有特色的实施方案。

  “《方案》致力从徐州实际出发,结合徐州市情,体现徐州特色,确保实施路径精准、指标设计科学、项目编排合理,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徐州实践。”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还要求各县(市)区“一地一亮点、一地一特色”,充分论证自选指标,多方征求意见,最终确定宕口和矿山修复示范工程数量、工程机械环保装备制造产值、固废产生量密集型产业占比、固废智慧监管平台、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细化一般工业固废分类体系等7项指标作为自选指标,充分展示徐州固废处理的地方特色。

  与此同时,徐州坚持统筹化推动,高层次构建组织体系。着力构建“高位推动、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在市场主体方面,支持市属国有企业新盛集团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从要素、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与光大环保、为海集团等固废处理先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根据《方案》,试点期间,徐州将落实75项重点工程,初步形成支撑“无废城市”创建的29项制度体系、21项技术体系和22项市场体系。

  狠抓关键环节

  助推“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国内领先

  每天早晨6点,国鼎盛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餐厨垃圾收运车就来到各餐馆门前,开始收运餐厨垃圾。满载垃圾的收运车驶回徐州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后,餐厨垃圾会经过机器初分选,剔除掉混杂在其中的纸张、桌布等其他垃圾,然后经过粉碎、沉淀等工序预处理过后,泔水就被分成油脂、沼液和固渣。

  在环保车间,沼液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净化后用来发电。沼液进行脱氧处理达到相应排污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而在生物柴油制取车间,处理过的油脂进入酯化反应罐,经酯化反应、蒸馏脱纯等工艺产出生物柴油,产生的甲醇则经过脱纯精馏。

  这一过程,就是厨余垃圾处理的“徐州模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近几年,徐州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固废资源化利用等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综合领域成果颇丰,类似这样的“徐州模式”还有很多。在“无废城市”的试点建设中,徐州就着力依托这些前期扎实的工作基础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延展形成“传统资源枯竭型城市全产业链减废模式”“农作物秸秆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模式”“再造绿水青山提升综合效益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3项成熟创新模式;同时,探索形成“工业源危险废物‘闭环式’全覆盖监管模式”“推进固废协同处置壮大新产业,带动高质量绿色发展模式”“‘以智管废’的智慧平台构建精细化统筹管理模式”3项新创新模式。

  据了解,徐州将利用这种“3+3”模式,推动“无废城市”试点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有益探索和典型示范。

  培育“无废文化”

  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经过了近一年的努力,有关“无废城市”各项工作按下“快进键”。记者从徐州市无废办了解到,目前徐州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工业园区数量,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矿山数量,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等12项指标目前已完成。此外,徐州还编制了“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推进“山水林田湖矿村城”综合整治。而在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方面,徐州首批11个项目部分落地建设,第二期规划已经通过评审。此外,徐州还积极推广徐工集团“绿色再制造”、新春兴公司废旧铅酸蓄电池“绿色循环”、花厅公司“负能酿造”等模式。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创建过程中,徐州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诸多困难,亟待解决,特别是如何让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就像一次性纸杯不能用,这个看起来最简单的政策,推行起来也有困难。老百姓都知道这么做有好处,但却普遍难以接受。”徐州市无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造成这一情况是因为人们的认知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而要改变这点,需要长期的宣传引导。为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重要内容,徐州从今年1月份开启“无废机关”的创建。不到2个月时间,各机关单位在培育“无废文化”和绿色办公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

  “现在,大家都能坚持履行着‘无废机关’公约,从双面打印到节约办公用水用电,尤其在办公自动化推广这块,我们还开发了政务协同管理系统,实现公文流转和事项督办电子化,从源头上减少了办公用纸量。”市住建局办公室副主任权威告诉记者。

  “无废文化”推广,仅靠公约,显然是不够的。“在大力培育绿色产业、绿色金融和绿色试点的同时,还需要相关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市无废办负责人在采访中指出,徐州坚持法治化保障,突出抓好地方性法规制定,《徐州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等相继出台,涵盖各固废品种、全流程处置与循环利用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正在建立健全。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20-03-23/44300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