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关注低保认定 评:“按规定取消低保”法大于情

 

“八个比对”防止隐瞒收入,“六个不纳入”避免优亲厚友

学扶贫高招 推精准低保(民生调查·关注低保认定③)

 

本报记者  张  文

针对低保认定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各地积极探索,以求应保尽保。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精准识别贫困户收入的诸多做法,比如驻村干部核实、甄别比对、民主评议、数据动态管理等,事实上对低保认定的工作都有借鉴作用。本报记者就此到国家级贫困县四川巴中市通江县进行调研,为低保认定引介经验。

  挨家挨户调查收入,仔细比对进行甄别

  杨柏乡双凤垭村第一书记杨永和回忆道:“去年精准识别贫困户,走得我一双脚板全是血泡。”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没有甄别出真正的贫困户,就无法使扶贫从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去年,通江县开展3次扶贫对象甄别,要求所有驻村第一书记完成逐户核查。“每户的收入、产业发展情况等,都是核查重点。”杨永和回忆,在精准识别过程中,驻村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走上几十里地,而且要反复和村民做沟通。

  “国家多年的扶贫工作已经深入人心,有的村民对扶贫政策甚至了如指掌。”新场乡巴州沟村第一书记郭雄表示,贫困户能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帮扶,因此工作人员在走村入户过程中,也遇到过有村民不愿冒头露尖说实话的,“农村群众普遍不愿意对外人露富,就算家底殷实,有的也是瞒二说一。”

  不吃准情况,就无法完成对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国家的扶贫资源有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下功夫不行。”通江县扶贫局精准扶贫中心副主任伍川介绍,全县的驻村第一书记在逐户甄别时,会依据县里的“八个比对”标准进行情况核实:与房管部门比对是否购买住房和门面房;与财政部门比对是否有财政供养人员;与交管部门比对是否购买小车、货车、工程作业车等,所有比对结果一律记录在册。

  走村入户将心比心,才能换来对村民的知根知底。“走访时遇到一户人家,不知有什么顾虑,就是不肯回答收入情况。”杨永和回忆,自己和村干部们反复给这户人家做工作拉家常,从国家的扶贫方针,到精准扶贫的意义,“不把你的情况记录清楚,我们就没法完成精准扶贫的军令状。”话说到这个份上后,杨永和终于取得了这户人家的信任,如实登记下家庭收入情况。

  群众评议敞开谈,谁家贫困大家说

  逐户甄别,登记信息,只是完成了精准识别的第一步。“谁是贫困户,群众自己说了才算。”烟溪乡罗张窝村第一书记文琼年纪不大,嗓门却很大。“大嗓门都是开会开出来的。”文琼说,要确定谁是贫困户,需要开社员大会,同社村民家家派代表到场,谁家真困难、谁家底子好,大家都敞开了说,嗓门小了还真不行。

  “别以为只开一次会就能解决问题。”对文胜乡大井坝村第一书记赵海冰来说,和村民们开会虽然耗时长,但很有必要。“往往讨论几户村民的贫困户资格就要耗上大半天,要完成全村的精准识别起码要开三四次会。”赵海冰说,村民们在会议上容易“超时发言”,但他们介绍的细节情况又非常有助于精准识别,“谁家的二娃子跑运输挣了钱,谁家的老人分家后没人管,这些情况都很重要。”

  精准识别的结果,是将群众评议情况张榜公示。“谁是贫困户,大家一起看,杜绝组织点、干部定的情况。”文琼表示,为杜绝浑水摸鱼,县里确定了“六个不纳入”的要求,即有轿车的、有房生活好的、有产业支撑的等六种情况不能纳入贫困户,防止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

  通过去年的精准识别,通江县清理出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8600多户共3.3万人,新纳入8400多户共3.2万人。同时对新进入的建卡贫困户明确了脱贫路线图,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

  家贫人缘差,驻村干部来协调

  民主评议的方式,让村民们对贫困户的认定都能心服口服。但会不会有家里确实困难,却因为和同村人不和,村民大会无法通过的情况?“这种情况是有的,所以要靠驻村干部来协调。”板凳乡范家坝村第一书记韩鹏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户家庭困难的村民,由于平时在村里人缘不好,村民大会时大家都不愿投他的票。

  “县里要求我们会反向使用‘六个不纳入’,来确保没有漏掉真正的贫困户。”在反复回访的基础上,韩鹏确认这户人家属于“没有房、没有车、也没有产业支撑和稳定收入”的情况,并跟同村人做工作,告诉大家“只要有一户人没脱贫,整个村就脱不了贫。”这才让村民们同意该户人家成为贫困户。

  成为贫困户,并非意味着只能“等靠要”。“国家来扶你,你自己也努力站起来,这才叫扶贫。”伍川表示,根据规定,对新进入的建卡贫困户,各村都要逐户分析贫困原因,并落实帮扶责任人,明确脱贫时间表,“各方一起努力,才能真正脱贫。”

  建档立卡后,对贫困户的帮扶就开始实行动态管理。“还是要定期逐户甄别,比如一些天灾人祸造成的新的贫困户,要及时记录归档。”赵海冰说,如果驻村干部稍有放松,没有掌握村里的扶贫动向,就会耽误扶贫整体进度。

  “我们之前到沙坪乡刘家营村督查,根据会议记录和工作台账发现候选贫困户不是群众申请推选的,而是村社干部提名的,就要求他们从头来过。”县扶贫局项目指导股股长谢树明告诉记者,通江县成立了10个专项督查组,要求县对乡镇的督查面达到100%,乡镇对村的督查面达到100%,并对行动迟缓、落实不力、弄虚作假的责任人一律就地免职。

       

  ■延伸阅读

  广西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

  本报南宁11月3日电 (记者庞革平)今年以来,广西积极探索,强力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八个衔接”。

  政策衔接。对于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按规定分别纳入农村低保或建档立卡保障范围。对于通过扶贫支持政策实现脱贫的农村低保家庭,在6—12个月的过渡保障期内可以继续享受低保与扶贫相关政策。

  对象衔接。通过打分制识别贫困人口,对已经被识别为贫困人口的低保对象,经公示无异议后继续纳入低保范围;对50分以下尚未纳入低保范围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列入重点对象进行复查复核;对51分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其他非贫困对象,按照低保认定标准进行核查。

  保障标准衔接。2017—2020年,广西全区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每年将平均增长15%左右。逐步缩小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的差距。

  动态管理衔接。广西要求县级民政部门将建档立卡户领取低保金情况提供给当地扶贫部门。县级扶贫部门及时将建档立卡扶贫低保户帮扶名单、帮扶措施等资料提供给本级民政部门。

  信息数据衔接。广西加快全区低保信息管理系统与扶贫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

  主体责任衔接。广西明确乡镇政府(街道办)是受理、审核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的责任主体。要求各地建立乡镇政府(街道办)最低生活保障管理问责制。

  社会力量衔接。广西鼓励各地引导社工等积极参与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工作,为农村贫困群众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等多元服务。

  绩效考评衔接。广西区一级将精准脱贫攻坚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列入设区市绩效考评体系;县一级把乡镇政府(街道办)受理、审核低保对象和严格执行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当地政府年度绩效考评范围。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04日 15 版)

 

 

低保姓低(民生观)

 

 

刘  念

 积极推进低保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相衔接,兜底保障网将会越织越密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84岁老人因5万存款被取消低保”一事。不少网媒在转载时,还把“官方:按规定执行”写入了标题。通常,摊上这种句式的官方难免要挨骂。可这次,放眼评论区,支持官方的网友倒成了多数。

  按说,“84岁老人”是惹人疼的,“5万存款”也不是太多,这样一位弱势者“被取消低保”,应该颇具冲突感和新闻性。不过,新闻事件中有个关键信息不容忽视,那就是“按规定执行”。照章办事,法大于情,人们都理解。

  根据当地规定,存款超过3.5万元,就要退出低保。老人,可以上浮20%。但5万元存款,实打实地超了。有人说,也没超多少,应该通融一下。

  此言差矣。规定就是规定,如果不坚守边界线和约束力,放开口子,就会导致失序和不公。

  有人质疑,规定本身是否就不合理?必须贫困到指定程度,才能领低保吗?须知,低保的全称是“最低生活保障”,在相关政策文件中,也有“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等表述。

  也就是说,低保是维系基本温饱的,而不是改善生活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样的标准,既是低保制度的设计初衷所决定的,也是考量到财政可以负担、济贫而不奖懒的结果。

  被取消了低保,再遇到病灾急难,该咋办?首先,如果符合条件,可以重新申请低保;再者,低保之外,还有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急难救助、住房保障等一系列社会救助制度,可以统筹利用。

  无论有什么特殊情况,只要不符合规定,就得公事公办,退出低保。正如一些“暖新闻”中,违章停车的人尽管情有可原,但执法人员还是应该先处罚,再通过其他途径给予援助。帮归帮,罚归罚,一码归一码。

  总之,低保保的是最贫困的人群。相对贫困者,可以向其他救济渠道求助。目前,政府也已出台意见,推进低保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衔接,兜底困难群体的保障网,将越织越密。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04日 15 版)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6-11-04/37470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低保  扶贫  贫困户  情况  精准  贫困  村民  衔接
识别  规定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