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安徽:扎实推进绿色发展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7月26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市、县委,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深入实施创新型生态强省战略,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途径,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以培育生态文化为支撑,以绿色美好家园建设、绿色产业培育、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态保护建设、污染综合治理、生态文明风尚塑造等六大工程建设和皖江、淮河、新安江、巢湖流域示范创建为抓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国土开发新格局基本确立,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三河一湖”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模式成为全国示范样板。

  ——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基本确立。经济、人口布局更趋协调,全省空间开发强度、城镇空间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三大战略格局基本确立,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自然秀美。

  ——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70.8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省辖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高于94.6%。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35%,湿地保有量达到1580万亩,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基本形成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化等制度基本建立,资源总量管理、全面节约、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环境治理、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更加健全。

  ——生态文明新风尚有效形成。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生态文明教育全面普及,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普遍推行,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创建一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示范典型。

  “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目标

  注:“〔 〕”代表五年累计变化。

  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打造绿色美好家园安徽样板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1.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国家部署,研究并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考核等配套政策。

  2.编制实施安徽省国土规划纲要,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3.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适当增加生活空间、生态用地,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

  4.督促各市县编制本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或实施方案,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扎实推进黄山市、金寨县、霍山县、岳西县、石台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争取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升格为国家级。

  5.积极开展“多规合一”试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统一编制市县空间规划,逐步形成一个市县一个规划、一张蓝图。

  (二)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

  6.认真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和《安徽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绿色规划为引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开发格局。

  7.尊重自然格局,加强地域历史文化传承创新,打造具有徽风皖韵的美好城市。

  8.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开展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试点,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管理。

  9.全面提升城镇供排水、防洪除涝、雨水收集利用、供热、供气、环境等基础设施水平,推进管理智能化,推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提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比例,推动绿色建筑由单体示范向区域示范拓展。建立完善以风景林、防护林为主体的城镇生态保护屏障。持续推进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和绿道建设,建设园林绿化精品示范工程。开展森林城市、城镇创建。

  (三)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10.着力推进美丽乡村试点省建设,研究编制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十三五”规划,全面开展美丽乡镇建设、中心村建设、自然村环境整治,打造与城市特色各异、功能互补的农民幸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编制村庄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地质灾害易发区村民搬迁等专项规划,制定农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和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加快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开展森林村庄、宜居小镇(小区、村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绿色农房等示范创建。

  11.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农业,建设一批农业清洁生产示范点,发挥国家、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知名品牌。

  1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村镇。

  专栏1 绿色美好家园建设工程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工程,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强化对城市径流雨水的排放控制与管理,构建城市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系统。

  城镇园林绿化提升。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绿道建设,重点实施城镇园林绿化、城镇公园建设、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单位小区绿化等建设工程,构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的城镇园林绿地系统。到2020年,设市城市(含县级市)全部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80%以上县城达到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森林城市、城镇创建。以省辖市、县、乡镇建成区和规划区为重点,建设城市成片林、城市森林公园和各类公共绿地,加强城乡接合部、城镇出入口通道森林长廊、森林景观建设。到2020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0个、省级森林城市50个、省级森林城镇600个,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7000公里。

  绿色建筑推广。重点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和示范基地建设。到2020年,全省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比例达到60%。

  绿色乡村建设。重点实施村庄建设、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农村民居防震保安、村内道路硬化、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工程。到2020年,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5%,创建森林村庄4000个。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6-08-03/36689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生态  建设  绿色  城市  示范  城镇  森林  文明
达到  全面  空间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