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江苏工业经济规模总量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正成为江苏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推行新发展的重大行动。方向已明,路径何在?

  8日召开的全省经信工作会议传出信息,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的江苏,将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促进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保持工业经济中高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加快建设先进建制造业基地。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表示,“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制造业综合实力提升最快、转型升级进展最大、结构调整成果最多的时期之一。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超6万亿元,较2010年翻一番;工业技改投资年均超万亿、增幅超20%,先进制造水平大幅提升。

  质量效益持续提升。预计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万亿元、利税1.5万亿元、利润9000亿元,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66%、57%、55%,其中,利税占全国近1/7,利润占全国1/7强。

  规模总量迈上更高台阶。江苏工业经济实现规模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8大主要工业行业规模总量均居全国前列,万亿级行业达到6个。规模工业企业、中小企业数,均居全国首位。

  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信息消费年均增长20%以上。

  企业竞争实力显著增强。24家企业被列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23家企业成为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百亿工业企业达120家,44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91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作为经济最鲜活因子,企业的体会更为直接。金陵石化副总工程师左平说,“十二五”期间,金陵石化的关键词是“腾飞”和“绿色发展”:原油加工、清洁燃料、烷基苯三大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而在加工量增加30%的同时,几大污染物排放降幅均超过30%。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韩平介绍,去年全省纺织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决策,推动江苏向制造强省迈进。徐一平认为,“把创新打造成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是建设制造强省的必由之路”。

  打造创新引擎,我省将实施产业高端发展行动,围绕《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明确的15个重点领域,发布技术创新路线图、绿皮书,加快前沿技术转化应用;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建立由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产业创新共同体,在能源互联网、工程机械及战略新材料等重点领域,试点建设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同时,江苏把“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进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提升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作为建设制造强省的关键环节。为此,将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和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以及智能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康缘药业去年投资4.8亿元,建成现代中药数字化提取精制工厂,两种注射液当年投产,项目入列工信部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凌娅介绍,该厂产值已达19亿元,而人员配置较原车间降低56%,企业运营成本同等产能情况下降低18%左右。

  狠抓供给质量效率提升,着力释放供给端活力,用新供给激发新需求,是江苏建设制造强省的战略举措。为此,我省将实施质量品牌建设工程,打造江苏制造高品质形象;通过专项资金引导企业优化投资方向,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强化工业设计,今年将认定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15家以上。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特别及时、特别重要。”徐工集团副总裁李锁云表示,过去更多强调投资拉动,着力从扩大需求的角度拉动经济,客观说,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看,其放大的多是中低端产能,与转型升级背道而驰,结果往往带来产能过剩、环境污染。

  当下,传统产业仍是我省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迫切需要加快改造提升,为先进制造业提升腾挪发展空间。为此,我省提出“综合施策调整存量,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调整存量,“去产能”如何去?我省将采取水价、电价、利率的差别化等政策,鼓励淘汰低端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抓紧制定实施处置“僵尸”企业方案,坚持多兼并少破产,妥善安置好职工。为此,将进一步推动出台扶持激励政策,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积极推进破局性、战略性兼并重组。(杭春燕)

 
来源:新华日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6-01-10/29638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企业  发展  制造业  提升  制造  江苏  建设  全国
创新  推动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