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 正文

释放土地红利 助推跨越发展 ——来自睢宁土地制度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释放土地红利 助推跨越发展 
——来自睢宁土地制度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高党农民集中居住区。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井贤 李乔 摄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作霖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进一步释放土地红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去年以来,睢宁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地一策”牵引性改革决策部署,以土地制度综合改革为牵引,以“优化空间、节约集约、提升效益、生态富民”为目标,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产权制度、土地供应制度等多项改革,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径,走出了具有睢宁特色的以土地改革撬动发展的新路径。

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优生活促增收暖民心

9月12日,睢宁县魏集镇东北部黄墩湖滞洪区新型农民聚居区湖畔槐园内,联排别墅纵横成街,美景如画。湖畔槐园按照生态园林的理念,将“槐文化”与景观元素融合,在小区内打造“槐梦苑”“槐香苑”“槐鼎苑”三个主题景区,创造性将小区与公园结合,实现“楼在园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供电、通信、给排水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还建设了幼儿园、景观式微动力的污水处理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先进配套设施,满足群众需求。

“做梦也没想到我们村能变成这个样子,不少城里人都羡慕我们的生活。”在小区健身广场上锻炼的居民王瑞鑫说。

与湖畔槐园一样,双沟镇官路村集中居住区更像一个成熟的大型社区,房子一律是五层楼房,小区游园里不时有居民前来休闲、锻炼。游园里,亭台、长廊、假山、木质小屋在花草的映衬下别具一格,而巧妙装置的健身器材则让整个游园更加清新生动、韵味十足。虽然住进现代化社区,农民并没有因此脱离土地,原官路村4组村民申修民告诉记者,他家还保留5亩土地,都已经流转到合作社了,自己可以到合作社打工。

据介绍,双沟镇实施了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将57个自然村整合为3个集中居住区和2个特色居民点,拆除旧面积1942亩,可新增耕地1737亩,目前已完成复垦1300亩。在改变乡村面貌、提高城镇化率、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说,通过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动县域公共资源最大限度流向农村,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和城市接近的公共资源,过上让城里人羡慕的幸福生活,去年以来,全县累计建设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46 个,打造出高党、官路、湖畔槐园等一批具有苏北特色的民俗文化村、自然生态村。此外,通过集中区建设唤醒沉睡土地资源,推动土地资源有效整合、耕地面积持续增加,不断拓展城乡发展空间,通过实施集中居住,每个集中居住区平均可新增耕地500亩至1000 亩。

创新供应方式发挥土地最大效益

睢宁县不断完善土地供应制度,确保工业用地效能得到充分挖掘和提升。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机制,出台《关于加强工业用地管理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的意见》,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供地新方式,提高工业用地效益,提升城镇土地的产业承载能力。建立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机制,试行供地后监管协议、动态巡查等制度,确保项目按照合同约定条件建设。全面开展低效工业用地调查,认真做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分类处置。截至目前,全县已盘活闲置用地 260 亩。

建立项目用地审批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用地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实施“6+2”项目建设预审机制,即项目选址用地要由县规划、国土、发改、环保、安监等部门并联会审,确保项目用地符合土地利用、城乡建设“两个规划”和环保、安全、产业等要求。推进高标准厂房建设,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四层及以上高标准厂房建设,对多层标准厂房减免基础设施配套费。目前,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厂房 160 万平方米,在建80万平方米。

改善民生为本让土疙瘩变“软黄金”

贾兴民说,睢宁县在推进土地制度综合改革中,严格按照城乡发展功能定位,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考虑、科学谋划、一体设计,切实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统一规划体系,为城乡建设、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划定红线,保证了土地综合整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盲目建设带来的城乡开发脱节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在推动土地制度综合改革中,睢宁县始终秉承尊重民意、惠及民生的理念。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综合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动全身,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从整体上统筹谋划,破解各类要素制约。睢宁县建立联合推动机制,组建农业现代化建设指挥部,统筹负责各类资源调配,统一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建立了融资保障机制,打造县镇两级融资平台体系,向商业银行或国家政策性银行申请贷款,用好用活社会资本,切实为项目建设做强资金保障,保证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在推动土地制度综合改革上,睢宁县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打破思想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按照“精准发力、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全面突破”的思路,有效盘活土地存量资源,实现了贫瘠变“沃土”、土疙瘩变“软黄金”、有地农民变“有产居民”三个转变,不仅促进了农业转型发展,也为农民增收拓展了渠道。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sannong/2017-09-18/40616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土地  建设  用地  制度  集中  改革  综合  农民
发展  居住区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