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徐州如何发力?

——访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院长桑树勋教授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之策。从今天开始,徐报融媒生态工作室推出《生态周刊》,将以调查、专访、综述等形式,深度报道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与发展、探索与创新,为建设美丽徐州担负起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敬请关注。

  ◎徐报融媒记者 甘晓妹 吴云

  碳达峰、碳中和已然成为当下“热词”。我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徐州面临什么样的现状?应该从何处发力?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院长桑树勋教授。

  碳减排 徐州面临双重压力

  随着各国化石能源的高消费和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和气温明显升高。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努力争取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我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目前我们距离这个目标有多远?

  桑树勋教授说,公开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98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9%,高于美国和欧盟碳排放总量。江苏省是经济强省也是碳排放大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现居全国第三位。

  “碳达峰、碳中和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徐州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在碳减排中面临着双重压力。”桑树勋教授分析认为:一方面,作为老工业城市,徐州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产地、电力基地,徐州火电装机容量(指火力发电的总功率)约为1100万千瓦左右,在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苏州。水泥、钢铁等重工业的碳排放量也比较高。同时又处于交通快速发展阶段,汽车保有量年年攀新高。因此,相关研究一致认为,徐州是碳达峰难度比较大的城市之一;另一方面,徐州隶属经济发达省份江苏,肩负重大使命,而江苏已经明确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这一目标。作为苏北重镇,徐州当然不能拖全省后腿。

  就在上个月,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也透露出类似的信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点,高碳能源结构和高碳产业结构中的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不仅产生二氧化碳,也产生颗粒物、VOCs、重金属、酚、氨氮等大气、水、土壤污染物。我市非化石类能源占比不足10%,低于全国(15%)、全省(11%)的平均水平。我市如何减少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使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面临着重大挑战。

  桑树勋认为,面对双重压力,城市经济发展要脱碳,需要依靠“两只手”发挥作用,第一只手是政府,出台政策法规进行约束、激励和监管,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另一只手就是市场,主要依靠碳市场交易和绿色金融投入来实现企业融资,通过市场机制快速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

  怎么减?产业转型是方向

  实现碳达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阶段和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志之一。一般来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与GDP的增长是成正比的,如果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产生的温室气体)不变,那么,GDP越高,碳排放总量就会越大。近年来我国碳排放强度已经逐渐下降,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也呈现放缓趋势。2019年江苏省政府发布的《2017-2018年江苏省低碳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2018年,江苏全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了5.3%、6%。

  如何才能一边保证GDP增长,一边减少碳排放?在桑树勋看来,重点在于产业转型,徐州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且成效显著。

  2019年9月,徐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四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全力推动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扩规模、上台阶、提质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到202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以上,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官方统计数据表明,“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18年攻坚战开展以来,我市完成了五大行业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钢铁、水泥、焦化、热电企业由115家减少到36家,化工行业由222家压减到71家,重点企业烟尘、二氧化硫和NOx的月均排放量同比降低40.1%、31.5%和26.4%。全市整治“散乱污”企业14709家,关停取缔8948家。煤炭消费总量较2016年削减了1798万吨,超额完成省定1256万吨的减煤目标任务。淘汰国三以下排放标准老旧车辆5.74万辆。

  “除了当前的产业转型以外,实施能源生产端的新能源替代和能源消费端的电气化,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化石能源占比约为84%,新能源占比16%,发展目标是2030年实现新能源占比不低于26%,实际上新能源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快。”桑树勋介绍说,在国家相关文件中,对煤炭能源的表述已经从原来的能源安全“压舱石”变成了“兜底保障”,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曾高于80%,2020年已降至57%以下。从世界和我国能源长期发展来看,“去煤化”是大势所趋。

  桑树勋同时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各部门之间互相影响。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是硬任务,但也要防止人为把“达高峰”变成“攀高峰”,造成高碳排放的项目集中上马,加大如期实现碳中和的难度,所以一定要把碳达峰和碳中和一体化考虑,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必需过程,需要根据各地情况科学设置峰值。

  碳中和 技术创新是关键

  碳中和来了,徐州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在桑树勋看来,企业必须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主动应对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挑战。不论是能源替代、产业转型、电气化,还是节能提效、工艺改造、碳汇和碳去除,最终都是要依赖技术创新来实现。比如燃煤电厂和水泥生产新工艺中使用CCUS技术、钢铁冶炼不使用焦碳工艺等。

  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是指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如何高效捕集二氧化碳,并在地下进行规模化封存固定,一直是国内外诸多学术机构和学者倾力探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国内多家大型能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中国矿业大学)都加大了对这项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目前,全球应用CCUS技术二氧化碳年封存量约为四五千万吨,预测2050年达到10亿吨。我国的年封存量是320万吨,“十四五”期间其商业化应用进程会大大加快。

  “CCUS技术亟需解决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难题。”桑树勋说,一方面,二氧化碳如何大规模有效捕集、封存,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经济,另一方面,地下封存的安全性仍需研究。此外,处理二氧化碳的费用仍然较高,成本一般为300-800元/吨。

  中国矿业大学一直重视碳减排和低碳能源研发工作,并早已进行前瞻布局。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初,成立了我国最早的CCUS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煤层甲烷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碳监测、碳管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和技术优势。已开展的江苏省CCUS源汇匹配和徐州市大气二氧化碳通量遥感监测等研究成果,将助力江苏省、徐州市的碳减排工作。目前正在推进服务地方的相关研究,比如潘安湖湿地碳汇价值估算,徐州地区燃煤电厂CCUS技术方案研究等。

  “其实碳减排不光是政府、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的事,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希望每个人都树立绿色生活的意识,支持电气化、垃圾分类、循环经济和低碳产品,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绿色低碳出行。”桑树勋呼吁道。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21-04-15/44895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