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加快『双向开放』 构筑发展新格局

  ◎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季芳

  5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现在国际上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但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并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双向开放”。我市的“双向开放”,其核心是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经济的互利共赢。早在2016年5月,市委、市政府针对我市开放型经济存在的弱项短板,鲜明提出了打造“十大开放平台”要求,出台了《关于加快徐州市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力构建“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立体化”的双向开放平台体系。通过4年多的建设,我市基本补齐了多年开放型经济制约短板,推进了平台经济发展,为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增长动能。

  5月29日上午,中国(徐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正式启动运营。这标志着徐州市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是进一步提升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首位度的重要实践,对徐州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徐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是国务院2019年12月15日批复设立,淮海经济区首个跨境电商示范区。这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徐州市重要开放平台之一,也是建设淮海国际陆港的核心项目之一。目前跨境电商示范区线上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营,能够完善我市对外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使电商平台、仓储物流公司、金融支付机构与海关、税务、外管等监管部门实现数据的对接、互通和共享。综试区内已集聚了shopee(虾皮)、大龙网、敦煌网等一批知名第三方跨境电商服务商;成功签约了丝路法华区块链跨境贸易项目、苏宁金服跨境支付和供应链金融服务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

  淮海国际陆港建设全面发力

  建设淮海国际陆港作为省委、省政府的一个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徐州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也是事关徐州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项中心工作。

  5月21日,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疏港铁路专用线工程机车开始压道,标志着顺堤河铁路专用线工程已具备开通条件,为专用线开通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疏港铁路专用线开通运营后,顺堤河作业区将构建起公铁水多式联运模式。港区承载能力、功能规模和社会影响力将得到大幅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京杭运河第一港”,淮海经济区核心枢纽港和全市港口的龙头港、示范港、智慧港。

  今年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2020年度淮海国际陆港建设6大类共68项重点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建立项目化、工程化推进框架体系加快推进。铁路货运中心一期项目已完成投资20亿元、拆迁1365亩,海关联检大楼已启动建设;铁路货运中心海关监管点扩建工程已和铁路部门协商一致,完成设计等前期工作;顺堤河作业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铁路货运中心核心区主干道二环北路西延工程泉山区段已建成通车,铜山区段已完成初步设计;观音国际机场国际货运中心、国际快件中心规划建设加快推进;货运中心进境肉类、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加快申报;铁路临开口岸申报方案编制完成。

  “徐州号”中欧班列是近年来我市重点打造的开放平台之一,也是淮海国际陆港的核心载体。1至4月份累计开行57列、3066车。出口货值0.513亿美元,进口货值0.156亿美元。开行班列车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54%。徐州本地进出口货源货值(0.375亿美元)占发运班列总货值(0.669亿美元)的56%。出口货源中,徐州工程机械产品货值占比66.7%。进口班列全部为中俄班列,主要为俄罗斯木材货品,徐州周边地区已形成千亿级家具生产规模,产业集聚效应明显。4月份,经多方努力,促成中欧班列相关贸易公司及供应链公司5家在徐完成注册落地,为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渠道。

  下一步,淮海国际陆港管委会将继续加强中欧班列货源和班列组织,确保中亚线路常态化运行,并探索伊朗、波兰、芬兰、德国4条“新线”开行,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通道。目前,已同上海中铁对接,5月底完成伊朗线路开行方案,6月初试开行。同时,为确保疫情期间国际产业链稳定,联合市商务局主动和我市进出口外贸企业对接,做好班列报关、发运服务,促进我市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亿吨大港。 徐报融媒记者 齐浩 孙井贤 摄
 

    淮海科技城加速培育新兴主导产业

  淮海科技城一头连着高校和科研院所、一头连着企业和创业者,最有条件集聚各方优秀人才、各类创新资源,最具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产业。5月28日,记者进入淮海科技城管委会大楼,墙上魏碑雕刻的科技城“淮”字LOGO古朴典雅,特色浓郁。这座全市“一城一谷一院一区”科技创新四大标志性工程的龙头项目,已经规模初具,中国矿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徐州软件园、徐州2.5产业园、中关村文化创意园、科技创业园、科技广场等6个已建成的载体连成一片,总建筑面积55万余平方米。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淮海科技城园区众多电子商务、大数据、节能环保型企业顺势而为,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博雅慧聚加班加点,加快研发速度,获得了大量研发数据,迅速推出了AI红外测温系统,已为众多企业、科技园区提供IT技术支持;弗瑞仕公司通过新产品研发和设备升级改造,KN95口罩日产能已达到6万只,新研发的空气消毒机投放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拓普互动自主研发的自助口罩售卖机投入试运营,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灵匠科技瞅准“宅”市场,进军游戏产业,推出流星游戏加速器,迎来新发展;徐工跨境电商抓住海外商机,同比增长超过200%……

  如今,南京富士通徐州分公司、思科IOT联合实验室、东软集团医疗硬件区域中心等项目也在科技城投产运营。上海交大戴克戎院士领军的医疗3D脊柱打印项目在园区落地,填补了徐州医疗3D打印产业空白;同济大学娄永琪院士团队与园区企业拓普研究院合作,在科技城成立沉浸式体感仿真联合实验室……

  江苏邵悦电商入驻园区后,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已成为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典范;恩华集团研究院院长张桂森创办的新药研发公司谛奇医药在园区落地,去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后已取得国内多个药企的订单需求……

  淮海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正在力争用4年时间实现园区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打造省内产业发展最优、创新资源最优、人才层次最优、服务平台最优、营商环境最优的知名科技产业园区,增强淮海经济区“科创之芯”鲜明品牌影响力。

  持之以恒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的不仅是整个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也是营商环境建设的真正底色。为企业“减负”就是为经济“蓄能”,帮企业“克难”就是给发展“除障”。3月16日,一场会集不同领域的12位企业家、持续了4个多小时的座谈会格外引人关注。市委书记周铁根与企业家代表,面对面交谈,讲做法、谈体会、提对策。

  “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各类企业在徐州发展壮大,政企携手共克时艰,群策群力推动发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周铁根铿锵有力的话语,更加坚定了企业发展定力、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

  2020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营商环境深化年。早在疫情发生之初的2月4日,市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包含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强化精准服务四个方面,共21条扶持政策。

  为充分发挥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作用,各项政务服务压缩办理环节和时间,以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为目标,推进6大类权力事项和市政公用服务事项100%进驻实体政务大厅。80%以上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梳理50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式服务。

  2月25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决定在全市“四上企业”开展“一人一企、驻点帮扶”活动。各县(市)区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抽调精干力量在本地区“四上企业”开展“一人一企、驻点帮扶”活动,切实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计划尽早落实。

  为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减轻企业负担,5月8日,市政府公布《2020年徐州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结合全市减轻企业负担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方案推出40条措施,落实减税降负政策,进一步降低用地用能物流成本、降低用工成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助推实体经济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正在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双向开放平台体系,将构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产业发展载体、拓展更大开放空间。

  记者手记

  让开放的徐州更加开放

  ◎王正喜

  徐州,既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又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不仅是徐州经济实力跃升的体现,更表明我市经济希冀深度融入世界、参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度和决心。

  顺应全球经济发展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我市对于“双向开放”的探索与行动,早已行走在路上。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B型)、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际机场一应俱全,省级以上开发区达到16个,徐工集团等国际化企业加快在海外布点……徐州在广泛的国际产能合作中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了与世界市场更紧密的融合与互动。

  2016年5月,市委、市政府针对我市开放型经济存在的弱项短板,鲜明提出了打造“十大开放平合”要求,出台了《关于加快徐州市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力构建“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立体化”的双向开放平台体系。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下,我市基本补齐了多年开放型经济制约短板,推进了平台经济发展,为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增长动能。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未来徐州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会是什么样子?淮海国际陆港、中国(徐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国际邮件互换中心、国家级物流标准化试点、对接复制国家级自贸区试点等开放平台,勾勒出一幅“力度越来越大”“层次更高”的全方位开放蓝图。

  铁路正在打造“米字型”高铁枢纽,构建“1小时交通圈”;公路构建“互联互通、快联快通”的淮海经济区路网大格局;航空建设连通全球的空中运输网络,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国际客运航线和货运航线。徐州有条件、也有责任建成“一带一路”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高地和江苏向西开放的门户。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20-06-02/44419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