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写在淮海经济区电子商务发展大会在徐州开幕之际

 

携手推进区域联动 共筑电商发展高地 
——写在淮海经济区电子商务发展大会在徐州开幕之际
 

 

徐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上线。
徐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线下货物监管中心。
铜山区电商领军企业绿茵园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县域智慧物流试点项目——“飞马配送”。

 

◎文/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微

图/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井贤

嘉宾云集,共襄盛会。5月10日,淮海经济区电子商务发展大会在徐州盛大启幕。

千余名海内外客商相聚彭城,京东、亚马逊、大龙网、苏宁集团、大唐网络、亿邦动力、易贝、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总裁及高管,国内电商领域权威专家学者,以及江苏省兄弟市和淮海经济区周边共约30个城市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及企业代表,将围绕精准扶贫、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议题,共同探讨电子商务发展新领域、新业态、新动能,共商区域发展大计,共筑电商发展高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伴随着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的广泛渗透,在培育新业态、创造新需求、拓展新市场、促进传统商业转型升级、推动公共服务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电子商务产业获得了爆发式增长与发展。

今天的徐州,随着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要素加快集聚融合,一系列创新政策持续释放,一批平台园区功能日臻完善,为徐州电子商务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徐州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产业战略布局的首选地和目的地之一。

徐州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近年来,徐州深入推进电商模式创新,构建产业支撑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电商产业呈现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的势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3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超过30%,电商应用企业超过8万家,带动50余万人就业。农村电商聚力乡村振兴、扶贫增收,跨境电商推进双向开放、消费升级,社区电商聚焦惠民便民、便捷生活,电子商务让万物互联逐步成为现实,百姓的日常生活因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

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全市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由2013年的27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300亿元,网络零售额由2013年的9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0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当前,全市拥有电商平台企业及服务商7000余家,应用电商企业7万余家,直接从事电商人员超过8万人,带动就业人数达到50余万人。

示范引领效应凸显。在国家层面,徐州跻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培育了丰县、睢宁、新沂3个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沂市、睢宁县在综合示范项目评价中得分名列前茅,引领带动县域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在省级层面,全市5个县(市)均成为省级以上电商示范县。其中,新沂市、睢宁县获评全省电子商务十强县;15个镇(街道)获评“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镇”;35个村获评“江苏省农村电商示范村”;徐州软件园、汇尔康食品等10个园区和19家企业成为2017-2018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企业;在市级层面,22个镇、31个村、42个基地、106家企业及14家人才培训孵化基地进入示范体系队伍,引领带动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主体竞相发展。

重大项目加速启动。阿里巴巴、京东、华为、亚马逊、eBay、软通动力、甲骨文、大龙网、敦煌网等国内外知名平台、公司区域功能中心相继入驻徐州,华为大数据中心产业园、软通动力创新综合体、跨境电商产业园、智慧物流仓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形成了区域内引领电商集聚发展的新高地。

特色产业加速集聚。经过引导和培育,全市初步形成了睢宁板式家具(沙集模式)、新沂皮草及化妆品、铜山玻璃制品,丰、沛县、邳州农副产品、贾汪松木家具、鼓楼跨境电商六大特色电商产业集聚区。其中,睢宁板式家具从无到有、集聚发展,“前店后厂、两头在外”“农户+网络+公司”的“沙集模式”催生了全新产业,占到淘宝网板式家具全国销量的80%;铜山区马坡镇前八段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玻璃制品,产能及销售收入占到全国同行业的8%,走出了“互联网+工业”融合发展之路;邳州市宿羊山镇大蒜、铁富港上银杏等农产品电商集聚区也初具雏形。培育了徐州软件园、新沂互联网产业园等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了五洲公路港、北三环生产性物流集聚区、新城区生活性物流集聚区、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物流集聚区等物流服务支撑体系,全市初步形成了层次完整、分工明确的电子商务联动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社区电商成长迅速。平台服务功能完善,建设了“马上到家”“小羊跑腿”“食亿家”等平台,以智慧社区、便捷服务和社区直供等业态深耕社区电商业务。社区服务布点较快,从当前社区电商服务布点的进度来看,三个主城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区、新城区社区电商均有布点,其中“马上到家”平台服务基本覆盖了市区基础社区,进驻600多个小区。

传统产业创新提速。一方面,推动传统制造业加速网络融合。通过培育,初步形成了以徐工电商平台为抓手,以整机厂为中心,供应商、代理商和客户全线贯通、信息共享,“产品在线+服务在端”的徐工工程机械模式;以恩华神经中枢系统健康商城为基础,实现手机端APP医患互动的“数据在云+健康在手”的恩华医药健康模式;以金驹物流“互联网+煤钢联动”,搭建线上线下O2O钢铁产业链平台的“整合链条+服务产业”的金驹物流模式。另一方面,推动传统商贸业加速网络融合。大力实施“云上宣武、掌上金鹰、电子朝阳”计划,促进宣武市场与便利网合作,开通网上宣武频道,推进商铺上线;金鹰集团、朝阳集团依托PC商城、移动APP应用,加大营销力度,提升消费体验。银地二手车积极开展与58同城战略合作,搭建交易服务网销平台,去年累计交易额5.4亿元。升辉市场与数联中国合作,打造“体验升辉”模式,引领建材家居类专业市场拓展现场体验、家装设计等增值服务,构建徐州网上家装市场特色品牌,促进家装市场转型升级。

跨境电商起步迅速。引进甲骨文、启迪之星、淘宝大学培训中心等一批跨境电商服务企业,打造人才技能创新培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开展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对接大龙网、软通动力和世贸通公司,开展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线下货物监管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跨境电商发展做好铺垫。当前,徐州鼓楼跨境电商产业园已获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试点。

政策支撑保障有力。徐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等10个指导性文件,强力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设立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对园区(基地)、企业(平台)、模式创新、人才培训、农村电商、社区电商、跨境电商等项目给予大力扶持。徐州市委、市政府还将电子商务相关项目纳入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使各地更加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合力营造促进电商发展的良好环境。

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中心城市

——访徐州市商务局局长 张颖

近年来,围绕加快推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建成有区域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基本框架,徐州将如何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电子商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徐州市商务局局长张颖接受了记者采访。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一方面,要深化工业云、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软件研发和开发服务、培育和推广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工业互联网应用模式,重点支持制造业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络营销,整合线上线下交易资源,拓展营销渠道,打造制造、营销、物流等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电子商务与实体产业融合的新制造体系;大力推进“十全网”“云上宣武”等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中华老字号网上平台发展,打造一批立足本土、特色鲜明的精品“网购商城”。同时,继续引导升辉、新世纪等家居建材类专业市场深化与物联网、数联网企业的深度合作,大力拓展“体验升辉”家装设计等增值服务,培育形成网上家装市场新优势,打造传统商业线上线下融合、专业市场电商升级的新格局。

助力乡村振兴。规模化特色化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特色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园(街)区发展,建立完善“品牌+电商平台+基地”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加速推动县域电子商务水平提升,加快形成集品牌化、标准化、信息化、社区化为一体、充满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高品质农村电商载体群;并且,继续开展农业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利用涉农电商平台和社交网络,支持特色农产品“上行”“出境”,打造电商富民增收的新途径。

做强跨境电商。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构建跨境电商进口直销中心;鼓励保税物流中心打造跨境贸易电商交易平台;加快铺设国际互联网信息专用通道;推进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监管平台建设;建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加速电子口岸、航空、陆路、水路口岸建设,打造服务跨境电商的“单一窗口”;着力引培一批国内外一流的跨境电商企业主体,引领全市跨境电商业态发展。争取各部委支持,努力创建跨境电商综试区。

促进现代服务发展。加快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引导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软件园等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以及全市服务外包企业,围绕软件研发、平台维护、网络推广、移动应用、创意美工、委托运营等业务,拓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新领域。加快引培服务外包龙头企业,支持启迪科技城等重点电商服务外包项目,加快规模化和综合化发展。推进德道网络、盛凡知识产权等企业加速承接电商企业软件开发、知识产权认证等服务外包,支持软通动力、甲骨文等国际知名企业加强产业互动,吸引国内外服务外包高端企业落户徐州,形成一支梯次合理、极具活力、适应产业发展的电商外包融合发展队伍。

推动智慧物流发展。深化国家城乡高效配送试点经验推广,依托菜鸟网络技术优势,加速推动板块、市域、区域社会物流资源整合,实现“一网多用”,降本增效。深化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经验推广,推动泉山五洲公路港、北三环生产性物流集聚区、新城区生活性物流集聚区、保税物流中心跨境贸易集聚区等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服务功能,迅速拓展园区规模,打造新的电商物流产业集聚区。

携手推进区域电商联动。一是加强区域间交易服务平台联动发展,鼓励本市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淮海经济区城市特色商品卖全国、走出去。推动区域内电商产业集聚区成果分享、产业合作。二是加强区域间物流行业联动发展。在淮海经济区范围内优化仓储物流设施布局,构建布局合理,流转顺畅、安全高效的商品流通骨干网。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体系试点工作向淮海经济区推广,不断降低与周边省市的省际物流运输成本。三是加强区域间人才充分流动。加强电子商务创新主体载体培育,推动区域内电子商务领域的高水平技术研发机构和创新团队联动,建立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库,支持各类主体成立、加入电子商务创新联盟。

当前,徐州电子商务发展还面临着产业集聚程度亟需加强,品牌数量少、品牌意识弱、产品附加值低,诚信体系不健全,企业的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当事的企业、商户与政府共同应对,形成合力。具体可以采取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品牌意识,扩大品牌数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健全诚信体系;完善企业的标准化体系等举措,破解影响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使徐州的电子商务产业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

徐州打造淮海经济区跨境电商新高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的路线图,提出加快贸易强国建设,明确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等健康发展,打造外贸新的增长点。

据艾瑞咨询、中投顾问等第三方机构预测,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8.8万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12万亿元。未来几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保持年均20%左右的高增长水平。

面对跨境电商这一重大机遇,各地纷纷抢夺制高点。近年来,徐州依托自身优势,在融入“一带一路”中,加快布局跨境电商发展新高地,利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双向开放空间,努力增创发展新优势。

早在2016年10月,市政府下发了全市首个推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全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设形成覆盖全市、创新共享的区域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框架,在实现省级跨境电商发展示范城市基础上,创建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打造淮海经济区跨境电商发展新高地。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全市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一是着力谋划产业发展布局,构建“一横三纵”的区域布局,形成多区域、多模式、多品类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加快开展线上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仓四平台”,打造跨境电商线上“单一窗口”;三是构建线下综合园区平台,打造跨境电商综合产业园、跨境电商出口枢纽、产业集群和进口产业链;四是加快跨境龙头企业培育,支持本土优势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育本土跨境电商服务商,招引跨境电商领军企业,共同带动全市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五是加快配套支撑体系建设,完善商贸、物流、金融等一体化产业链条;六是加快跨境监管模式创新,全力构建服务高效、便利惠企的跨境电商发展服务体系。

按照计划,到2020年,力争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占全市进出口总量20%以上。计划集聚、培育100家跨境电商骨干企业,20个产业集聚园区,争创3-5家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企业),1家以上国家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企业)。同时不断提升平台集聚功能,建成通关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在线交易平台和复合监管仓等“一仓四平台”,打造辐射淮海经济区的跨境电商线上“单一窗口”;建成以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资源支撑的跨境电商综合产业园,打造国际邮件互换中心跨境电商出口枢纽和进口商品直销中心等各类线下产业集聚区,全面发挥各类口岸开放支撑功能,基本建立适应全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跨境电子商务集聚区和产业示范区。

立足全市发展跨境电商的产业基础和平台优势,下一步,将围绕跨境电商全链条,完善跨境电商生态圈,协同开展“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建设,逐步建立跨境电商“关、检、税、汇”等环节的综合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完善优化跨境电商“商贸、物流、金融”一体化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分类突破,最终将徐州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跨境电商发展新高地。

聚力乡村振兴 扶贫增收

徐州农村电商特色凸显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步实施来看,它为农村电商发展打开了无限可能。当前,聚力乡村振兴、扶贫增收,我市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以“镇村通”工程为引领,做响“一镇一业”,推动农产品上行,初步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点上带动、面上开花”特色鲜明的农村电商发展新格局。一是培育特色产业。全市形成了睢宁板式家具、新沂皮草及化妆品、丰沛县农副产品、铜山区玻璃制品、贾汪区实木家具五大农村电商特色产业集聚区。其中,睢宁板式家具从无到有、集聚发展,“前店后厂、两头在外”“农户+网络+公司”的“沙集模式”催生了全新产业,占到淘宝网简约家具全国销量的八成。铜山区马坡镇前八段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玻璃制品,产销量占到全国同行业近一成,走出了“互联网+工业”融合发展之路。邳州市宿羊山镇大蒜、铁富港上银杏等农产品电商集聚区也具雏形。

二是搭建电商平台。市政府、丰县、沛县、邳州市、铜山区等先后与阿里巴巴、京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村淘、京东、1号店地方馆、乡村振兴基地等平台为载体,大力开展电商进农村行动。目前,全市已有农产品网店3万余家,“触网”农产品200余种,建成农村电商园区8个,镇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26个,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超百亿元。

三是实施“镇村通”工程。“镇村通”工程是全省电商改革试点项目和我市创建国家电商示范城市重点支撑项目。工程选取邳州市宿羊山镇、官湖镇开展试点,在全市近百个乡镇、数百个村级服务站点推广,推动了粮、油、大蒜、银杏等地方特色农产品陆续“上行”,运营效益不断显现,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惠民工程。

下一步,徐州还将大力实施“农村电商创新改革试点工程”。主要包括推进“镇村通”改革试点二期工程,以“产品上行”为主线,着力促进地标、镇标性生鲜农特品牌产品上线,助力农民创业致富;完善农村电商示范体系,大力推进“县有园区、镇有中心、村有网店”的农村电商示范体系建设,推广丰县、新沂、睢宁等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经验,支持邳州、沛县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提升县域电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构建地方特色线上平台,大力推广淘宝特色中国徐州馆、中国特产京东徐州馆、1号店特色馆等线上平台,依托“十全小屋”等地方特色平台,推广“平台+网店+公司+农户”的农产品上行新模式,为当地产品销售拓展新渠道;创新模式再筑新平台,对接农产品上行综合平台,还将进一步推进土特农资、粮食产品“卖全国”;探索电商扶贫路径,将改革试点与电商扶贫挂钩,推动试点地区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打造徐州电商扶贫模式。

引导高端物流服务功能集聚

打造智慧物流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物流的支撑。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徐州是国家重点建设的42个综合性交通枢纽之一,拥有铁路、航空、水运、公路、管道“五通汇流”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力促进了徐州物流业发展。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物流为龙头,城乡配送物流、专业市场物流、保税物流、空港物流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依托公路铁路交通枢纽、京杭运河沿线口岸、机场空港、经济开发区、制造业集聚区、都市商圈以及农贸批发市场,全市建设了一批投资多元、功能集成、特色鲜明的物流园区(中心)和物流基地。城市北部形成煤炭、矿产品、钢铁、家具、杂货、机电产品等生产资料物流集聚;城市南部形成汽车、电器、医药等生活资料物流集聚;城市东部形成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生产资料物流集聚;城市西部形成食品及农副产品等生活资料物流集聚。各县(市)区分别依托地方区位和产业特点集聚了各具特色的物流业态。

作为省、市“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事项”,2017年11月底,徐州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承担着破解物流行业“托盘循环共用”全国性课题的重任。在试点带动下,标准化物流设施设备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我市商贸物流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物流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企业物流成本明显下降。同时,借创建“东风”,我市加快“徐州智慧物流云”发展建设,其中包括“徐州市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智慧物流云平台”一个云平台,淮海物流大数据中心和物流指挥中心等两大中心,公众服务层、政府应用层、企业应用层等3层应用体系,“4+n”服务产品和6大数据服务。

为引导高端物流服务功能集聚,我市还将不断深化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经验推广,推动泉山五洲公路港、北三环生产性物流集聚区、新城区生活性物流集聚区、保税物流中心跨境贸易集聚区等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服务功能,迅速拓展园区规模,打造新的电商物流产业集聚区。

不断完善城市共同配送。深入挖掘“民需民求”,积极推广“马上到家”“小羊跑腿”等城市共同配送电商模式,加快推进社区生活服务企业开发电商平台;充分发挥客户粘性和门店资源优势,扶持连锁超市、便利店等社区商业,集聚一批模式创新、服务亲民、便利快捷的“社区网店”,打造“一刻钟商圈”。加速推动板块、市域、区域社会物流资源整合,实现“一网多用”,降本增效。

进一步健全城乡物流网络配送体系,打通城市产品下乡与农村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利用邮局、供销社等原有架构,构建畅通通道、覆盖全面、信息平台完备的物流网络配送体系。通过构建健全的物流网络配送体系,既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又解决配送的时效性问题,并解决城乡双向的物流通道问题。

部分联盟城市电商“成绩单”

★宿迁 聚力推动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宿迁市把电子商务产业列为全市重点发展的四大新型产业首位,高点定位、系统谋划,通过推动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保持50%以上增长率,网店数量6万家以上,电子商务从业人数50余万人,快递业务量连年位居全国50强。

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宿迁市坚持以系统化思维打造绿色电商,引领产业发展,培育电商生态。通过主办中国“互联网+创业”大会、第四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绿洽会”电商高峰论坛、连续四年举办“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等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持续高涨。

打造载体平台,推动各类业态高质量集聚发展。按照“一区多点”总体框架要求,强化各类电商集聚区承载能力、孵化能力、辐射能力,推动集聚发展。2017年,八个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为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30亿元,带动就业近4万人,在园企业数突破700家。

聚焦电商富民,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特色发展。全国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在宿迁召开,农村“一村一品一店”发展模式被省政府向全省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标准村占比达68%,“触网”农产品达到1200余种,2017年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百亿元,5600名低收入人口成为网店“店主”,26万低收入人口在电商发展中受益,电商富民成效显著。

★济宁

将电子商务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

济宁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著称,总人口850万,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17年,全市GDP达到4650.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385.7亿元。济宁资源禀赋良好、区位交通优越,建成了煤化工、工程机械、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光电产业等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产业体系完备、综合实力较强。

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将电子商务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统筹规划、迅速行动,突出重点、搭建平台,形成了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全市上下电商发展氛围日益浓厚。电商示范创建成效显著,泗水县创建成为山东省首批7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综合示范县之一;嘉祥县、金乡县、泗水县、兖州区、曲阜市等5个县(市)区成功创建为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占全省十分之一,为全省最多的市。蜗牛货车、中煤工矿、孔府印阁、广胜木雕等一批颇具实力、模式领先的电商基地、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纷纷涌现。2017年,全市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达到1600亿元、增长30%,呈现出布局展开、推动有力、模式创新、亮点纷呈的良好发展态势。

★连云港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连云港市电子商务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124亿元,同比增长24%,特色产品网络销售取得新突破,水晶年交易额突破60亿元,海鲜产品约20亿元,情趣衣饰近10亿元。应用程度不断普及,全市开设网店3万余家,企业网店5654家,网站2110家,从业人数达8万余人。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天马网络、四季沐歌、红锦添水晶等企业继续在同行业领先,有6家企业入选省级电商示范企业。配套支撑逐步完善,全市建成县级服务中心10个、乡镇服务站(体验店)100余个、村级服务点约2000个。产业集聚化程度不断提高,围绕电子商务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建设15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3个园区入选省级电商示范基地。

★枣庄

电子商务成为培育经济新动力的重要抓手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南与江苏省徐州市的铜山县、贾汪区、邳州市为邻,枣庄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现代化城市,2009年3月5日,枣庄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枣庄作为被国务院批准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转型试点城市,标志着枣庄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枣庄的转型工作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政策资金支持。东西两城留有巨大发展空间,是其它城市所不具备的,在城市转型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的枣庄,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近年来,枣庄坚持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引领内贸流通升级、培育经济新动力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建设一批电商园区、发展一批农村电商、推动一批传统企业触网、培育一个电商人才库、开展一系列互联网+商务活动”的电商五个一工程,电商竞争力不断增强。2017年底枣庄电商网络成交额690.1亿元,同比增长24.2%,网络零售额124.7亿元,喜获“互联网+”2015年度中国网络零售百强城市称号。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8-05-10/42334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发展  电子商务  物流  产业  徐州  集聚  平台  企业
全市  推动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