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铜山区:联动创新要素,叠加发展动能

 

人才+产业+平台 
铜山区:联动创新要素,叠加发展动能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陆伟

3月24日,总投资25亿元的江苏吴孟超肿瘤精准医学中心及医学高科技创新转化基地项目正式落户位于铜山区的徐州科技创新谷。该项目建成后将立足徐州、引领淮海,提供优质高效的肿瘤精准诊疗服务,预计未来年门诊量可达5万人次。

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如今这位96岁的医学巨擘将最前沿的医学科研转化项目落户徐州科技创新谷,足见以科技创新领跑全市的铜山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度之大。4月13日,在项目落地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吴孟超院士便在徐州第一人民医院亲自操刀上阵,完成了在徐的第一例手术。他表示,既然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肿瘤精准医学中心、医学高科技创新转化基地项目落地铜山,就要把新技术带来,在当地完成创新转化。

其实,早在吴孟超院士把在全国建立的第三个院士工作站选定铜山前,曾获诺贝尔提名奖的知名材料学家井上明久院士,就已将“办公室”搬到了徐州科技创新谷,每个月他都在来这上几天“班”,带领自己的团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非晶合金研究所投入新材料的研发和成果转换工作。

两位业界大咖相继选定铜山,其实并非偶然事件。这皆得益于铜山区放眼全球“重金求才”的大手笔。按铜山区高层次产业人才政策,诺奖得主等顶尖人才若带着项目落户铜山,最高可获得5000万元项目资助;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领军人才,可获得200万元至400万元创业项目启动资金;企业全职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可获得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本科生、硕士、博士等产业人才,分别可获得一次性补贴6000元、10000元、20000元……为筑巢引凤,让各类高端人才来了就不想走,铜山区还建成人才公寓、商业娱乐中心、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全方位为人才落地保驾护航。

高端人才来了,科技创新动能成倍增加,各类高大上的产业项目也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来。去年,刚刚落地铜山半年的国内著名软件信息服务商软通动力,就启动了徐州创新综合体项目。这一创新综合体不仅汇集创新体验中心、软通大学互联网学院、乐业空间、大数据中心以及跨境电商综合平台等功能,而且还将在搭建城市产业创新生态,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形成IT生态发展新常态,为本地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软通动力徐州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总监管小磊介绍,软通动力要在徐州打造全球交付中心,未来将把华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业务更多地放到徐州,同时还将带动更多的信息服务、软件外包实体店落户徐州科技创新谷。与此同时,铜山科技创新产业形成的新高地也在逐渐形成。其中,江苏白塔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区块链产业研究院等,更是填补了铜山区的产业空白。

人才来了,项目来了,要想形成联动,加速创新成果转换,创新平台不可或缺。这也是铜山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重要的一环。

去年2月,作为首批进驻徐州科技创新谷、素有北方硅谷之称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徐州分中心率先在徐州科技创新谷成立,并针对性地输入国际尖端科技创新技术。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副校长布鲁斯·威廉·缪尔黑德介绍,滑铁卢大学跟徐州科技创新谷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电池技术、水处理、量子计算、纳米技术、自动车辆、数据压制等系列项目,他们将把先进的项目和技术带到徐州,带到江苏,以及全中国的市场,助力项目的推进和落地转化。去年年中,国际大学创新联盟(IUIA)也花落创新谷,双方将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淮海国际创新中心,为徐州创业创新环境营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业生态建立以及国际创新资源聚集提供重要支撑载体。

依托铜山区高层次产业人才政策和“人才+产业+平台”的联动机制,铜山区形成了叠加发展动能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激发了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活力,推动了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安全科技等主导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高端延展。截至目前,铜山区引进院士近2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5人。全区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建有企业科技研发平台210个,其中院士工作站近10个,研究生工作站21个,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10个,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个,校企联盟6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6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7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9个,省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4个。入驻徐州高新区各类产业研究院15家,国际转移中心4个。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8-04-20/42215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