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王为中:高考,高考

 

■ 往事 ◎王为中
高考,高考
 
 

 

◎王为中

高考,高考

西方有句著名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对于当时的我们,通往罗马的路只有一条:高考。

初中毕业后,大部分同学彻底走出校门回村种地,像父辈们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也有几个同学干上了建筑,开春背着行李雄赳赳地离开家乡,据说是坐火车远赴新疆,一个遥远的地方,单是乘车就要三天三夜。但不管如何,年底回来时一个个身披黄大衣,脚蹬大头鞋,有的还穿着一双圆头的黑皮鞋,叼着烟卷儿,像模像样的,煞是令人羡慕。

我们上高中的几个穷学生寒假也会聚一聚,彼此互相串个门。话题大多是越来越近的高考:南村的张三去年考取了,西庄上的李四又落榜了,马五的哥哥大学毕业分配到青岛工作了……常常聊不到几句,便急急忙忙地回家复习功课去了。

村里早有了过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的,我们好像没有听见。属于我们的:热桌子冷板凳,一摞近乎翻破的书本和一沓厚厚的讲义,冲门的光线明晃晃地洒了一屋,供我们反复埋头验算、默记。

干建筑也是凭关系的,要么有股蛮力也行。我们没关系,也没有蛮力,考不上大学的结果只有一条:种地!

早些时候老师经常拿种地吓唬我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是出于减轻心理压力的原因,老师们便不再说类似的话语。但我们非常清楚:考不上大学,就只有种地。

倒不是种地有什么不好,问题是当下有一种叫做高考的通道可以选择。

于是横下一条心,拼命苦读,迎战高考。

其实苦读是不能拼命的,越是拼命,就越不能记牢要背诵的东西。凡是带功利思想的努力,都是疲惫不堪且收效甚微的。工作之后,曾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职称、职业资格考试,没有太大的思想压力,反而学得更轻松,记忆得更牢。

可那个时刻不可以。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几十本书的学习、理解、记忆、背诵,就只能强迫自己填鸭式学习,重复式记忆。

课堂上老师满堂灌。各个省份的模拟题、历届高考试题铺天盖地般涌来,昏天黑地,不辨东西,往往是这个老师刚走,那个老师又进来,都在强调自己那门课的重要性,都在抢时间讲重点、猜题型。黑板最左边写着一行该死的数字,“离高考还有多少天”,就像一座大山,压得心里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班主任张老师戴一幅宽边眼镜,深蓝色的鸭舌帽半遮着圆润宽大的额头,高声开班会、做动员:“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分明一彪人马过来,我等当壮志如虹,拼命苦读!

教我们数学的丁老师,讲课如行云流水般的一泻千里,他把tgX、cosX运用得无比自如,总能把左式换算成等于右式,结果还要加一句歇后语:“绊倒趴到煎包上,逮了!”

天呢,你知道对于当时刚能解决温饱的我们,煎包该有多大的诱惑!

教外语的宋老师每堂课讲一张试卷,我对很多选择题答案都感觉似是而非,问老师为什么填B而不是A?他说多背英语课文,你就自会找到答案,很多固定词组、介词短语都是死记的,答案当然是B了。末了又缀了一句:“OF COURSE!”

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床,半夜十二点不能入睡,刚刚睡下又有个别同学拨弄大家的青春心弦,讲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后来大家忙得紧了,便一律谢绝听故事,只求早点入睡。

一大早被闹钟叫醒,一整天学习超负荷,脑子装得满满的,午饭后实在瞌睡,就强迫自己到操场上来回走动着念书。小声读书记不牢,干脆就大声朗读,抑扬顿挫的,甚至还夹杂着各种手势,状如老师讲课一般的潇洒。

实在撑不住的时候,也会趴在书桌上小睡一会儿,哪知道一趴就是半个小时过去了,醒来脸上留着书本棱角压出的痕迹,口水拉拉的,好像又怕女生看见了笑话,慌忙理了理其实已经很乱的发型。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发奋,继续苦读。

也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拼命读书的,住在县城的孙大桐那家伙就不一样。他好像特别聪明,我们苦学半天,他两个小时就会了,经常打篮球、练双杠,甚至还和一个高二的女生谈起了恋爱。

参加工作20年后的小聚,大家请孙大桐传授高考经验,他方才将实情告诉我们:“我会那么聪明吗?我是天天晚上回家偷学,又专门请了名师做家教的。”

——你捣什么乱?当时你一副自在悠闲的模样,迷惑了多少寒窗学子,挫伤了大家多少信心!

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高考结束后,我大睡三天开始补觉,醒来后便跟二爷爷去邻村学着卖西瓜,主要用意是模拟一下做农民的感觉,也能和高考落榜后的自己做一个心理对接。

接到高考录取喜讯时,我立马把西瓜车子委托给二爷爷看管,一路狂奔,推开房门,高声大喊:“娘,我考上了!”

记得那一刻娘的笑容很是甜蜜……

来源:2017年6月10日徐州日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06-12/39621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我们  高考  老师  种地  拼命  自己  大家  大学
不是  一个  开始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