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把创新作为推进老工业基地 转型发展的主动力 市委书记张国华接受新华报业全媒体访谈

 

把创新作为推进老工业基地 转型发展的主动力
市委书记张国华接受新华报业全媒体访谈
 
省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张国华接受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专访。 徐州日报记者 徐剑 摄

 

◎徐州日报记者 秦建莉 李晓航

在这次省人代会上,省长石泰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聚力创新、聚焦富民,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苏北,苏北全面振兴,关乎全省“两聚一高”的大局。2月7日,省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张国华接受新华报业全媒体访谈,畅谈徐州如何奋起苏北、通过创新实现发展蓝图。

更大力度支持苏北发展

主持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您听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徐州在发挥“三个作用”、推进“两聚一高”上有何打算?

张国华: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亮点多,谋划发展思路清,部署任务举措新,支持苏北力度大,内涵丰富、文风朴实,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是一个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好报告。我听后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报告的站位很高,紧扣全国全省大局,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一脉相承,紧紧围绕“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部署今年十个方面重点任务,抓手准、落点实、招数硬,是推进“两聚一高”开好局起好步的年度施工图。着眼发挥“三个作用”,徐州下一步要在这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目标定位再提升。二是发展理念再转变。三是主攻方向再突出。四是发展路径再创新。五是工作部署再深化。

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振兴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徐州是传统老工业基地,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推动产业振兴,加速转型升级呢?

张国华:苏北普遍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和推动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这一压力尤其大。经过前几年的不断探索,徐州基本摸索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道路。我们解决了煤矿的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在发展上突出五大方面:一是加快提升优势传统产业,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加快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通过采矿塌陷地生态修复等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旅游业;三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四是整合铁路专线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五是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

张国华: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根本要抓住三条。第一是产业,以产业振兴来带动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第二是创新,以创新驱动来引领我市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第三是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促转型,使整个区域发展能够更具有活力和竞争力。

让创新成为转型发展主动力

主持人:创新是近些年的热词,在经济新常态下推动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选择。徐州在创新发展上有着怎样的思路?

张国华:我们将坚持把创新作为面向未来发展的主战略,向创新聚力、以创新开路,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更多引领型发展,使创新尽快成为振兴转型发展的主动力。一是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构建完善“产业+企业+平台+人才+载体+金融+政策”的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二是着力打造优质创新平台载体,我们提出了高标准建设“一院一城一谷一区”创新平台,即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淮海科技城、徐州科技创新谷和潘安湖科教创新区。三是着力培养引进创新创业人才。

富民最重任务在脱贫攻坚

主持人: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多措并举加快富民步伐让百姓的口袋鼓起来,富民的难点在苏北,地处苏北的徐州今后几年在聚焦富民方面有什么具体做法吗?

张国华:百姓富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对苏北而言,聚焦富民,最重的任务在脱贫攻坚。按照省定标准,徐州有68万低收入人口,去年已经实现20.2万人脱贫,“十三五”徐州脱贫攻坚的担子依然很重。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六项精准脱贫举措,加大医疗教育救助力度,建立完善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照护保险“两项兜底”制度,探索解决因病因残因事致贫返贫的问题,千方百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扶贫扶出成效、脱贫脱掉穷根。

张国华:聚焦富民,最大的潜力在创业就业。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主的创业主体,近年来,徐州在促进农村电商创业上颇有成效。我市将进一步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培育力度,让更多农民“触网”创业就业、实现脱贫致富。聚焦富民,最普惠的福祉在公共服务。我市将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加快构建社会建设“十二大”体系,从小处抓起、从细节做起,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主持人:徐州近年来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势逐步凸显。徐州下一步将如何在淮海经济区建设中发挥好龙头作用?

张国华:徐州将加快建设更具实力、令人信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把中心城市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提升城市首位度,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四个中心”,优化“2+6+15”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全面做强城镇集群整体实力。二是提升城市集聚承载力,坚持以产业聚人、功能留人,按照“提升、繁荣、整治、解难、管理、服务”并举的思路,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重要的功能集聚区。三是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多措并举保护环境,加快建设美丽城市,让生态环境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四是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充分彰显楚韵汉风的城市特质,使徐州的城市文化更加繁荣、更具影响力。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02-17/38517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