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贾汪全面建成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创新实验区

 

潘安湖
督公湖
贾汪新城
安置房建设
恩华药业
 
 
 

 

 

◎文/徐州日报记者 郑薇 图/徐州日报记者 孙井贤

过去的5年,是贾汪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5年来,贾汪区委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中央精神和省、市委部署与贾汪实际紧密结合,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担当尽责、奋发作为,创造了贾汪历史上又一个“黄金期”。

砥砺前行 步伐坚实

稳中奋进,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35.79亿元增加到260.54亿元,人均GDP由3.11万元增加到6.1万元(接近1万美元),分别是2010年的1.92倍和1.96倍,基本实现5年翻一番;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7.27亿元增加到20.51亿元,是2010年的2.82倍;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19.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23亿元,分别为2010年的2.07倍和1.84倍。经济总量翻番,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又快又好。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强区”战略,经济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坚持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多管齐下,工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徐贾新型工业化走廊上升为市级战略,徐贾经济带建设有序推进,徐州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园建设全面展开,徐州保税物流中心成功通过国家四部委评审验收,启动临港新城建设;推进功能片区化发展,打造潘安新城,连接徐贾的重要城镇组团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建成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1个,被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成功举办2016年江苏乡村旅游节。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形成了以农谷大道现代农业走廊为示范、多种特色基地互动并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统筹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5年累计完成投资338.28亿元,完成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建重点工程259项,成功实现“3年大变样”目标,城市建设圆满收官,彻底颠覆了贾汪传统煤城的破旧落后形象。徐州副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省优秀管理城市创建超预期完成工作目标。在全市率先建成全省领先的覆盖城乡的市场保洁体系。全力弥补生态欠账,实施潘安湖治理、凤鸣海改造、督公湖扩湖和锦凤溪、玉龙湾、凤凰泉等水系贯通工程;深入实施“二次进军荒山”和城乡绿化造林工程,森林覆盖率由全市末位跻身前列。建成省级生态区,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被评为“全国休闲旅游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区”,成为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建共享,社会民生协调发展。围绕民生热点问题,5年累计投资84.3亿元,完成270件为民办实事工程,圆满完成省新一轮脱贫奔小康工程。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六五”普法全面完成,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率大幅提升,法治满意度连续5年位居全市前列,被评为省法治区创建先进单位。创新“乡贤调解”模式,社区矫正工作获得国家司法部充分肯定,推行“阳光信访”,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安全生产,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大局长期保持和谐稳定。

深化改革,动力活力更加强劲。着力破解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瓶颈制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简化行政审批前置事项。卫生计生和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工作、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和机构设置全面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抓好具有鲜明特色的改革项目,探索街道行政管理扁平化、公共服务中心化改革,实施拆违控违机制、城管综合执法等重点事项改革,打造了一批特色改革案例。

从严治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内教育扎实开展。圆满完成镇级党委换届工作,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推动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在全市率先开展区级巡察工作。扎实做好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在全市率先开展预防“新衙门作风”专项整治活动,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区人大、政协参政议政呈现新局面,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壮大,人民团体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全区上下心齐、气顺、劲足、风正,培育和形成了“肯吃苦、重实干、不服输、争一流”的“新贾汪精神”。

肩负使命 不懈奋斗

今后5年,贾汪区将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未来,以更科学的理念指导实践。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牵引,全力打造沿东陇海线经济带产业增长极、徐州双向开放主阵地、徐州副中心城市和徐州城区生态屏障,争当全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排头兵,争当苏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头兵,全面建成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创新实验区。

第一 加快打造产业经济增长极

建设徐州最具活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企业+平台+人才+载体+金融+政策”的区域创新体系,努力打造苏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全省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新型乘用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科技研发支持力度。突出高端研发平台建设,围绕潘安湖科技产业园区、原创型科技园、南湖科创小镇建设,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建成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产业研究院、校企联盟。大力发展股权基金、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科技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

建设徐州最具优势的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型乘用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五大新兴产业,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家具和装配式住宅结构全产业链打造,筹建家具展销中心,全面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着力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业整合不断壮大规模实力,引导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企业挂牌上市步伐,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建设徐州最具特色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两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两大生活性服务业,健康养老、平台经济两大新兴服务业。明确服务业集聚区域,重点打造沿贾汪大道—山水大道的全域旅游、沿疏港大道—206国道的商贸物流、沿农谷大道的冷链物流及休闲农业三大服务业发展轴,建设大洞山—淮海经济区佛教文化产业园区、督公湖—江苏省旅游度假区、凤鸣海—淮海经济区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双楼物流园“徐州港”—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潘安生态新城—科技创新生态经济园区五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第二 加快构筑开放开发新格局

突出招大引强,培育发展动能。紧盯境内外产业高地和优质项目、资金、技术集聚区,围绕与贾汪产业紧密相联的国内500强企业和外资企业,建立重点企业招商信息数据库,把握企业动态,梳理招商信息,精准对接国企、央企、外企、军企,提升招商精准度和实效性。围绕重点产业全产业链进行补链强链壮链,以煤化工、家具、装配式住宅结构、新能源汽车配套件为重点,着力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价值链高端项目和生产服务型业态,加快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成长性好的项目。

推进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后劲。强化项目推进力度,重点突破项目招引、落地、投产、达效的关键环节,破解资金、土地、用工、供电等要素制约,实现项目建设无障碍、快推进、早达效。着力构建“亲、清”的政企关系,持续加大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力度,完善规上企业评议职能部门、重点经济工作“一把手”年终电视公开述职、企业动态问题清单等工作机制,“一企一策”提供全过程、精细化、保姆式服务。

扩大双向开放,增创发展优势。以徐州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四部委验收为契机,强化徐州双向开放主阵地建设,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形成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双向开放新格局。加大对企业“走出去”引导支持力度,鼓励金彭车业等重点企业建设产业平台,引导冶金、建材、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深入推进南北共建园区建设,拓展合作领域,优化合作模式,做到功能互动、政策共享。坚持“跨河联动”,双楼物流园区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综合保税区,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做强产业平台,拓展发展空间。强化重点功能平台的要素、产业、项目整合优势,提高创新、服务、辐射能力。抓好三大平台建设:徐州工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建成家具展销中心,建成省级高新区;双楼物流园区,持续打造“枢纽徐州、物流天下”品牌,促进产业与物流深度联动、融合发展,实现“公铁水”无缝联运,建成集物流配送、加工服务、保税物流、商贸、仓储、金融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化综合保税区;潘安湖科技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档次产业,加快配套完善医疗、养老、商业、教育、休闲等现代城市服务产业体系。

第三 加快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全力建设徐州副中心城市。围绕贾汪主城区和潘安生态新城、大吴临港新城“一主两副”格局,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大力实施提升老城区、繁荣新城区、改造棚户区“三区联动”,推进基础设施、绿化美化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的开发与改造,努力建设海绵城市。发展繁荣城区经济,构建以服务为主体的城市经济体系。推进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创新城乡环卫保洁、绿化管养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高效化和全覆盖。

协调推进特色镇域板块建设。坚持功能片区化、特色化发展,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镇化建设新格局,培育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特色名镇。

持续打造徐州城区生态屏障。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通过国家生态区验收。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加快污染治理设施提升改造,进一步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第四 加快建设幸福和谐贾汪

推进富民增收,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创业。因地制宜推进精准扶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大力推广“社会主义大家庭”模式,实现“减少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

完善公共服务,增强群众幸福感。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创新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速医养融合发展步伐。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步伐,打造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强化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为重点的基本保障,推进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强化社会治理,增强群众安全感。深化“平安贾汪”建设,完善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综治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社区矫正制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全面推广“乡贤调解”等纠纷排查化解创新举措,畅通群众诉求通道,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分级落实防范化解和处置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依法强化对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 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

着力抓好四项改革。抓好“一地一策”改革试点。加快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资源产业与非资源产业、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抓好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开展徐州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积极探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协调推进城乡改革,推动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抓好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探索设立行政审批局,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抓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主体、整合职能、聚合力量、融合机制,强化执法力量、扩大执法范围,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第六 全面从严加强党的建设

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高度自觉的思想根基;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锻造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结语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帆已扬。贾汪的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新阶段,蓝图催人奋进,使命神圣光荣。贾汪区委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继往开来,再接再厉,争当全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排头兵和苏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头兵,为全面建成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创新实验区而努力奋斗!

紫海蓝山薰衣草创意园

东兴能源

潘安湖古镇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6-09-27/37166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