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先行探索寻路 改革试点提升 打造商务综合执法“徐州模式”

 

  两法衔接活动。
  全省商务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
  徐州市商务局局长臧晓鹏在全省商务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上致辞。

 

◎中国黄淮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杨旭东 通讯员 刘兆合)

 

题记

从2006年在全国率先成立生猪定点屠宰办公室开展生猪定点屠宰执法,到如今开展商务综合执法试点,徐州商务系统探索商务执法体制改革已经走过10个年头。10年改革历程,也是徐州市商务局破解一个个难题,寻找一个个突破的征程。

商务领域行政执法工作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执法队伍低端化、法律规范碎片化、部门联动松散化等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10年的商务执法改革中,徐州商务系统正是将这些存在多年的困难和阻力作为主攻方向,自加压力、开拓进取,千方百计解难题、想方设法找出路。

2006年利用协会平台自筹资金组建队伍,有效解决了没有专门执法队伍的问题;

2009年与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有效解决了当时较为突出的暴力抗法问题;

2015年徐州市商务局先后被省商务厅、省政府、商务部和中编办确定为商务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全市商务系统站在为全国探路的高度,按照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原则,大胆创新,有效整合商务领域执法职能,相对集中执法权,统一并加强商务执法力量,推行重点领域综合执法,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边界清晰、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商务行政执法新体制,试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正文

2015年,商务部和中编办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6个城市开展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徐州位列其中。这不仅坚定了徐州商务系统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也为徐州率先探索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提供了宝贵契机。

以10年来的商务执法改革探索为积淀,厚积薄发,试点一年来,徐州市商务局着力从机构队伍组建、平台系统打造、法律法规梳理、执法装备提升和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系统推进,组建一个机构、锻炼一支队伍、开发一个平台、梳理一套法律、购置一套装备,“五个一”改革构成了商务综合执法的“徐州模式”。推动了分散执法向集中执法转变、粗放执法向文明执法转变、传统执法向阳光执法转变、模糊执法向规范执法转变、现场指挥向远程指挥转变,改革成效得到国家商务部的充分肯定,徐州商务执法模式已成为系统标杆,正在走向全国。

职能整合,让商务执法不再缺位

监管职责分散、执法力量薄弱、保障条件滞后、民生领域执法缺位……这些问题在商务行政执法工作中普遍存在。2015年10月,市商务局从转变部门职能出发,撤销了原秩序处、产业损害调查处和改革发展处三个内设机构以及属于事业性质的市商务稽查支队,组建了新的行政性质的市商务综合执法支队,将市商务局商务领域监督检查、行政处罚方面的全部执法职责整合划入执法支队。执法支队作为局内设机构,目前核定人员编制15人,下设综合科、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4个内设机构。其中综合科主要负责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管理、支队运转保障、对外联络宣传等工作,三个执法大队分别承担不同商务领域的执法职能。

成立专门执法机构是开展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整个试点工作的基础。机构有了,更关键的还是人员素质的提升。由于历史原因,徐州市原有商务执法机构人员大部分是从社会上招聘的合同制人员,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文明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给商务执法形象带来影响。

从培养锻炼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着手,市商务局多措并举加强内部建设。合理配备人员,按照“好中选优”原则,高标准、严要求,在全局范围内挑选优秀干部担任支队和各大队领导职务。坚持“老中青”三结合,选优配强支队工作人员,使支队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全面优化;提升执法能力,采取个人自学、集中交流、专家授课和外出考察等形式,不断深化执法能力建设。各大队按照业务领域分工组织执法队员开展学习活动;支队每周举办学习交流会,执法队员上台交流具体案件执法经验和体会;邀请法律专家解读商务领域法律法规,讲授案件办理中的注意事项;组织骨干人员赴湖北荆门考察学习,全面提升人员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加强内部管理,支队制订了人员管理、错案追究、执法设备管理、暂扣物品管理等十多项规章制度,印刷成册、张贴上墙。支队长率先垂范,队员严格遵守,形成了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

一个商务执法专门机构和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使执法职能更加集合、人员力量更加集中、运行模式更加集约,彻底改变了执法机构多、执法人员少的状况,执法力量得到了较大加强,执法领域迅速拓展。2015年,支队共开展执法活动150余次,执法领域从原来的单一酒类流通管理,扩展到成品油、再生资源回收、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商业特许经营、二手车市场和餐饮业、农贸市场管理等7个领域。

监管执法职能划入商务综合执法支队后,有效减轻了原各相关业务处室的压力,提高了市局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的力度和效率,促进了商务部门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均衡开展,推动了全市商务事业快速健康发展。2015年,徐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4%,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一。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还加速了徐州市全国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全国重要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等重点工作进度。

依法依规,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

过去由于对有关法律规定了解不够系统深入,商务综合执法“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有时并不十分清晰,执法边界不清、权责不明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此,执法支队组织人员系统梳理了法律明确规定的商务部门依法承担的执法监管职责。目前,已从现行的275部商务法律法规规章中,梳理出市商务局承担的31项监管领域和18项重点监管领域,形成了执法责任清单,明确了每项监管职责的履职内容、执法方式、执法程序、裁量标准、刑事犯罪立案、移送标准等要素。在此基础上,编印了《徐州市商务综合执法法律法规汇编》和《徐州市商务综合执法执法规范手册》,作为系统明确、简便易行的执法指南,有效提高了执法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受设备条件制约,过去商务执法不具备远程指挥能力,案件执法主要靠承办人现场处理、个人决断、自我约束,不利于对执法权形成有效制约和监督。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支队先后采购了手持执法终端、大功率对讲机、执法记录仪采集工作站等一批标准执法装备,同时在管理平台中专门设置了远程指挥功能,局领导和支队负责人通过指挥室的指挥大屏可以实时察看执法现场,即时发出工作指令,实现了执法工作的远程指挥和实时监督。同时,做出严格规定,要求队员工作时间必须穿着执法服装,外出执法必须配备执法记录仪,手持执法终端和大功率对讲机,并进行全过程录像;队员回队后,必须立即将执法记录仪交至信息采集工作站,上传清空执法信息,以备事后查看。

执法设备、法规梳理和制度建设相继到位,执法工作有依据、有记录、有监督、有追责,标准更清晰、规范更明确、机制更健全,杜绝了以往经常出现的案件办理不规范、执法队员被投诉的问题。

2016年1月,全市商务综合执法管理平台正式运行。该平台涵盖12312商务举报投诉、案件现场办理、在线审批、在线教育、移动办公等多种功能。平台的运行有效规范了案件办理流程,实现了执法信息实时流转、实时抄告、实时监控,确保节点留痕,促进了商务执法更加公开透明。1月21日,省商务厅召开专门会议,向全省各市推广“徐州平台”,如今,全省商务系统已全部开展试运行工作。现代化信息手段的有效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商务执法成效。去年,支队立案并办结案件104件,其中简易程序案件91件、一般程序案件13件(包括移送案件2件)。今年一季度,支队共开展执法活动21次,同比增加3次,立案办结案件5 件,同比增加1件,案件的办理速度和合格率大幅提升。

放眼全局,让创新模式成为样板

在时间紧、任务重,改革推进压力大的情况下,“五个一”模式的建立完成了机构设立、队伍建设、法规梳理、平台打造、设备升级等一系列重点工作,这离不开周密的组织领导提高工作推进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试点之初,市商务局党委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各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将每一项改革试点任务的推进节点细化到周、工作责任明确到人。局主要领导多次调度、部署试点工作,分管领导将试点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局党委按照时间进度表定期检查工作完成情况,研究推进措施,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按计划落地见效。

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需要多层级支持、多部门协作。在十多年的改革探索中,市商务局积极向商务部、省商务厅、省编办等各级领导机关汇报争取,积极加强与市编办、公安、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努力扩大改革共识,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工作顺利进行。试点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徐州商务系统始终牢记试点的任务使命,既立足自身实际,又放眼整体全局,努力通过自身的生动实践为全国商务综合执法改革探出路子、放出样子。特别是着眼于高标准和普适性,把握好机构专业化、队伍职业化、手段信息化、方式法治化、行为规范化等基本原则,力求实现多点突破,探索系统经验,形成“溢出”效应。

纵深推进,让“徐州模式”更加完善

为向纵深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今年市商务局将从四个方面着手,全力打造以全过程监督、全领域监管、全区域推广为核心的徐州无盲区商务综合执法改革模式。

多层次完善协作体系。完善支队与局内部业务处室之间职责衔接、信息共享、相互配合的协作机制,以市商务局和市编办共同行文方式出台相关文件。完善商务部门与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之间联合执法的协作机制,根据每项执法职能的个性要求与相关部门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完善市级商务部门与县(市)区商务部门的联动执法协作机制,形成全市范围商务领域的综合执法全覆盖。完善徐州与周边城市商务部门的协同执法机制,打通与周边城市商务部门的合作通道。

多制度支撑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依权责清单追责、告知承诺、奖励举报、信用监管与联合惩戒、风险防控和绩效评估六项制度,靠机制确保执法改革成果的长效运行和长期受益。

全领域开展执法监管工作。大胆实践18项具有处罚权的执法职能,从中探索出各项执法职能的执法规律和执法要点,检验完善执法管理平台,进一步打造一支纪律严明、执法文明、业务娴熟、作风优良的商务综合执法队伍。开发商务信用监管平台,对无处罚权限的领域实施信用监管。

全区域推广体制改革经验。召开全市商务系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部署全市推广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充分利用市级商务主管部门的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成熟经验,跟踪指导各县(市)区商务部门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6-06-11/36245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