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山东:推广农业“以虫治虫”

  新华网济南8月15日电(记者叶婧、潘林青)在中国农业大省山东,有三十多年种地经验的农民李庆双一直在寻找一种方法,可以让他既不给庄稼打药,又不用担心虫害问题。

 
  “种一季玉米,得打3遍药,不然庄稼都被虫子毁了。可再好的农药,也不如啥都不放的吃着安心吧?”李庆双说。
 
  今年,李庆双不仅找到了办法,还在1000亩玉米地里做起了试验。眼下,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在李庆双的“试验田”里,大片的玉米已经长到一人多高,每相隔十步左右就有一株玉米的杆上挂着一个拇指大小的纸牌,上面写着“赤眼蜂”。赤眼蜂这种个头不足0.5毫米的小虫,就是李庆双请来的“救兵”。
 
  “这叫‘以虫治虫’,一个小纸牌能飞出来1000多头赤眼蜂,是玉米螟等害虫的天敌,一亩地挂上8个小纸牌,到现在都没打药,也没虫子来毁庄稼。”李庆双得意的说。
 
  在庄稼汉李庆双看来,种地的投入和产出是最关键的,“以虫治虫”的效果让他倍感满意。李庆双说,在以前,种一季玉米,通常每亩地的药剂和人工成本就合20元到30元,与现在放赤眼蜂的花费相当,但前者劳动强度却高得多。此外,由于玉米生长中后期用农药防治虫害难度太大,大部分农户只能任由虫害发展,导致玉米减产10%到15%。“现在换成赤眼蜂来防治,大部分损失都能挽回,差不多一亩地就能多挣近百元。”
 
  与李庆双从经济角度的考量不同,山东省武城县农业局总农艺师闫军认为,使用赤眼蜂代替化学农药防治虫害,解决的是人们对农药残留问题的忧虑。在中国,施用农药是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因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病虫害防治难度不断加大,中国的农药使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据农业部统计,2012-2014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年均使用量31.1万吨,比2009-2011年增长9.2%。
 
  “虽然我们国家的农药品质越来越高,毒性、残留越来越低,但‘是药三分毒’,若‘以虫治虫’哪里还有农药残留的苦恼?农产品的产量、品质都将有所提高。”闫军说。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过去农业发展方式的问题并正在着手加以转变,在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等政策措施。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山东2015年也已提出“到2020年全省农药使用量减少30%”的目标。
 
  类似政策的提出,让一些业内人士感到“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将迎来“春天”。在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郑礼已经带领团队完成了6种天敌和授粉昆虫的研发,计划2015年在3500亩大田作物和设施果菜中进行示范应用。
 
  “目前,国际上以天敌和授粉昆虫为代表的生物防治技术已较为成熟,许多欧盟国家已限用、禁用农药、激素等,但在国内生物防治技术的产业化和规模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希望,通过我们在玉米、西红柿等作物上做出的示范,带动农业生态转型升级。”郑礼说。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5-08-15/13597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