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郑集中学外地教师侧记

 

 
 

 

郑集中学是一座充满魔性的学校,67年的文化积淀,务实求真的郑中精神,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团结和谐的人文环境,一年又一年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有志青年踏上郑中这块土地,投身郑中的教育事业。这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个共同的名称“外乡人”,他们因缘而聚,因梦而行;他们远离家乡,无私奉献;他们以梦为马,挥洒激情。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微 通讯员 鹿飞

“郑集中学就是我们的家”

近年来,随着郑集中学声誉的不断提升,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一些师范院校大学毕业生看到学校的招聘启事,纷纷投递简历,通过择优选拔,最终签订双方都认可的协议。这些年轻的外乡教师观念新、知识全面,有力地充实了学校教师队伍结构。

周春桃和张彩凤都来自东北,在郑集中学任教已有八九年了,提起当初的选择,还显得有些激动。周春桃说:“我当时只想找到一份工作,快一点拿到薪水回报父母,根据网上提供的信息投了好几份简历,最后选择了这里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说这话时,她的脸上掠过一丝羞涩。正是因为对郑集中学的喜爱,在她的影响下,她的男朋友最终也放弃了南京的工作来到了这里,在徐州安了家。近年来,越来越多东北姑娘或东北小伙来到学校任教,他们豪爽率直,乐观开朗,勇于拼搏,他们一毕业就怀揣梦想背井离乡,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开创自己的立足之地,主动融入郑集中学的工作生活中,并在这里找到了另一半,找到了家。

“学生的肯定是我们的动力”

邓惠兰是江苏常州人,大学就读于徐州师范大学,大学期间便下决心扎根本地了。于是毕业后直接应聘来到了郑集中学,她说最让她感动的是这里的人情味特别浓,初来乍到,自己只是一名来自外乡的普通教师,但是学校领导却经常关心她,帮她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诸多困难。更让她感动的就是你付出一些,学生就懂感恩。上一届毕业班的学生在临走时送了她一本留言册和一段视频,全班同学每个人都表达了对她这些年教育的深深感激。每到寒暑假学生还会三五成群的来看望她,大学里遇到问题也会第一时间来咨询她,在学生心里她早成了“知心姐姐”。而她觉得,学生很懂人情,也懂得感恩,虽然平时很苦、很累,有时也会生气,但是看到学生健康长大、学有所成,考上理想的大学,心里很温暖、很欣慰。

来自连云港的杨晓平老师是英语组的教学骨干,曾获江苏省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她的课很幽默很精彩,上课时很投入,学生都很喜欢上她的课。有一次,学校进行教师问卷调查时发现有个学生这样评价杨老师的课:“这是我上过的最精彩的一节英语课。”这句简短的话一直影响着她,面对学生这样的评价,她说自己的心里非常幸福,“学生的肯定是我在这里从教的动力,以后我会更加努力,让我的学生成长得更好。”

“郑中因你而精彩”

众人拾柴火焰高。陈冬梅(新疆)、刘静(陕西)、崔凤(安徽)、张琳琳(安徽)、陈芳(山东)、徐会(宿迁)……越来越多来自天南地北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相聚郑集中学,为郑集中学建设高品质学校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如今,这些“外乡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郑中人”,他们中有些人已成为省市区的教育教学骨干,光环环绕;他们中更多人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一线教师,平凡无奇,但他们都在用青春和汗水浇灌出郑中的美丽,他们的寻梦之旅,本身就意味着开拓教育事业与创造新的生活。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19-03-08/433912.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学生  他们  中学  郑集  学校  自己  这里  大学
教师  来自  工作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