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徐州技师学院: 全力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 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徐州技师学院: 全力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 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朱志杰。
中共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于2017年9月30日胜利闭幕。
院长唐自强向德国埃尔福特市政府代表团介绍微电脑鼠机器人运行原理。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一体化教学现场。
朱诚心、杨宗亮、许鑫三位教师赴澳大利亚进行烹饪交流活动。
学校开办轨道交通专业已有26年的历史。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铭 实习生 苏诗语

201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2017年修订),确立了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消息一出,千万徐州人欣喜荣耀。因为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五省通衢”的区位优势亟待放大,包括医疗、教育在内的各项配套都将有更快的发展,百姓也将享受到更大的实惠。

更快发展和更大实惠都离不开人才,尤其是技能人才。面对新要求,已经砥砺前行六十载的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自加压力、主动担当、积极融入,要全力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时不我待,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不待扬鞭自奋蹄。

砥砺前行六十载

擎起技能人才培养大旗

社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尤其是技能人才的培养。从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技能人才的缺口较大,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责任重大。也就是说,承担技能人才培养、输出任务的学校不能仅仅承担学校自身的责任,还要承担整个社会的责任。

前身为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的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创办于1956年,2005年与徐州市建筑技工学校、徐州市商业技工学校、徐州铁路运输技工学校合并,组建徐州技师学院。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技师学院,并更名为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同年,徐州冶金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并入。2008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技师分院校牌,开始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

六十年薪火相传。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精准把握徐州地区经济发展脉搏,目光如炬设置新兴专业并让老牌技校焕发新生机,开设了包括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无人机操控技术等50多个专业,其中省示范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23个,市重点专业24个;培养了江苏省教学名师8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5人。徐州市教学名师6人、市级专业带头人5人,3名教师被确定为“双百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建有“朱诚心教授工作室”“唐建成CAD工作室”“汽修青年创新平台”等,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中青年教学骨干。

六十年春华秋实。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把“工匠精神”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六十年共培养和向全国各地输送了20余万名毕业生,不仅就业率极佳,还先后荣获“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江苏省重点技师学院”“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技工学校教育管理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正是凭着专注的师者、抢手的专业以及不惜血本打造的实训平台,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已经走在了全国技工学校领先行列,已经擎起了淮海经济区技能人才培养大旗。

围绕产业(链)设专业(群)

致力产教深度融合

然而,国务院批复我市总体定位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同时,还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与淮海经济区相关城市联动,服务江苏省域整体发展”的新要求。也就是说,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我市必将迎来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和制造业产生的新机遇、经济转型带来的新压力以及服务外包呈现的新活力,必将产生巨大人才尤其是技能人才的缺口。

“在徐州,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可以说是担当了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但是随着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的确定,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学校的服务层面必须上升到淮海经济区的高度,不仅要承担徐州技能人才培养和输出龙头之责,更要承担淮海经济区技能人才培养和输出龙头之责。”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朱志杰介绍,就目前而言,学校的发展与产业转型要积极迎合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强化学校改革创新意识,做好产教深度融合;加强学校的专业建设,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完善适应人才培养改革的资源配置、人事聘用、考核评价等机制体制,改进对学生教育的方法等。

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到来,朱志杰毫不讳言地指出学校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职教龙头”地位之间存在着差距,同时还介绍了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一并而来的职教发展新机遇和新要求,即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市要建成职教强市的目标,要求职业教育要切实提高服务产业发展的水平。明确了我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即推动职教资源布局与产业升级匹配发展,推动职教平台建设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等。

“新机遇、新要求催生新常态,所以我们要自加压力,要主动作为,要积极融入,全力发挥好淮海经济区技能人才培养龙头作用;要抓住新机遇,适应新常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坚定不移地以‘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技能人才支撑’为己任,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助力徐州成为极具实力且令人信服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面对城市新一轮强势发展机遇,面对技能人才需求量激增的不争事实,一直默默践行职业教育之责的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已经统一思想并果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围绕发展之己任

明确今后五年发展目标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为了更好地给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已经确定了其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和具体目标。

“我们学校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是紧紧围绕‘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制定的,要努力做到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专业建设成效凸显,师资队伍质量稳步提升,实训条件和技能竞赛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现代管理制度持续完善,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办学条件全面达到三年制高职以及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的要求,抢抓机遇,努力提高办学层次,为建设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朱志杰书记介绍,今后五年的具体目标共七个方面,包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规模稳定在12000人以上,逐步提高生源质量,提高毕业生职业资格鉴定合格率,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稳步确立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势和规模,力争新增5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3个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省级示范专业、10个市级示范专业。建设16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力争把大部分课程建成网络课程、项目课程。

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专兼职教师达到550人左右,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达到40%,硕士达到50%。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创建省级教学团队2个以上。

提高实训条件和技能竞赛能力。建设2个以上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着力建设与世界技能大赛要求相适应的实训基地,继续完善技能大赛选手选拔和培养制度。

深化国内国际合作交流。扩大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规模,80%以上专业实现订单培养,国际合作办学达到5个以上,力争3%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取得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合格证书。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开展科研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成全市大型客货车驾驶人职业化培训基地及年培训能力10000人次的规范化驾校。

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全面完成各项项目建设,建成智慧校园。

加强内涵再建设

争创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

争创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是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校将继续抓住内涵建设这根主线,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

“加强内涵建设,争创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是学校‘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主要任务,新一届党委也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学校品牌、为学校升格创造条件。”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院长唐自强表示,要想把学校做大做强,关键是要脚踏实地,继续加强学校丰富的内涵建设。

学校内涵建设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加强学校专业内涵建设,这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创办学品牌关键所在。学校除了会继续实施院级重点培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师资引进、正高级培养、青年导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等正在开展的工作外,下一步将启动优秀团队建设、世界技能大赛院级培育项目、品牌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以及推进“一体化为主”的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改革等项目。

加强师资队伍内涵建设。学校将出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由二级学院自主引进高端人才,这些人将来就是各专业(群)的领头人。充实兼职教师队伍,除了外聘之外,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让现在是管理岗位但原来是优秀教师的人员走进课堂,回到课堂。师资培养严格专业对口,包括考技师和高级技师。开展优秀师资“引培”工程,以“培”为主,以“引”为辅,校本培训为主,继续开展说课程、说专业及校本培训等活动,逐步扩大外出培训,兼顾国际培训。

加强管理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水平。要让已经常态化的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并且严格要求老师为人师表,师生共同推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成立督查室,建立工作督查制度,把督查结果纳入各部门的目标考核。修订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落实和执行,全面运行并实行闭环管理。

目标凝聚力量,责任催人奋进。

为了给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桃李芬芳一甲子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正以“而今迈步从头越”之势,全力助写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之华章。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zixun/2017-10-17/40857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徐州  专业  技能  江苏省  技师  建设  学院  学校
经济区  人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