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学 > 正文

徐州求是小学“创”文化特色建设掠影

 


梦想根植求是,创造改变未来
求是小学“创”文化特色建设掠影
 
 


  “‘创’文化已成为求是小学特色发展的一面旗帜,除了创造、创新,‘创’更有求是人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敢创敢为、敢于担当精神,而‘创文化’也必将是求是人永远的追求!”3月22日下午,在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的2016年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答辩会上,求是小学校长朱霄用这样一番话阐释了求是小学的“创”文化。

  自2009年起,“梦创未来”就成为了徐州市求是小学不断探索和追求创造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如今,“创”文化建设成为这所学校办学发展的灵魂,一批批求是人正在用智慧将“创”的梦想在孩子们的心灵中间播撒,用“创”改变他们的世界和未来。是怎样的一种“创”文化,引领着求是小学的师生共同发展?来到求是小学,校长朱霄介绍了这个名为“梦想根植求是,创造改变未来”的“创”文化。

  开设富有创造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求是小学,课堂是实施“创”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学校通过落实国家课程,探索学讲思维课堂的课改模式,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个性。据介绍,求是小学的“创”文化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特色化、校本化两个方面。

  结合徐州煤炭工业转型,塌陷区改建升级为湿地景观带的现状,求是小学的校本课程充分利用了地域教育资源,从“煤言”到“草语”,求是小学特别设置了《煤言草语》特色综合课程,分为《本草汇》、《黑金说》等校本综合实践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注重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探索出了更多创新教育模式,通过举办多学科主题横向联合,如“风筝主题”“万圣节主题”等活动,让多学科知识得到了融合。学校还通过对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纵向整合,如语文学科“古代神话传说系列”、举办课本剧、音乐剧汇演等活动,打破了年级的束缚,让创新课程实现了常态化、实践化和系统化。

  培养一支具有创造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创文化建设的践行者。在求是小学,学校通过青年教师发展中心、名师项目工作室、教科研联合体和名校联盟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打造了一支颇具“创”文化精神内涵的教师队伍。

  校园“创文化”特色的形成与巩固,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师资。为更好的推进“创文化”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求是小学以成立“特色项目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并积极参与“江苏师范大学苏北小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等方式,对教师队伍积极实行教科研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专家引领下,更新和凝练 “创文化”教育教学理念,打造一支具有“创文化”教学理念的教师队伍。

  探索建立评价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

  在求是小学倡导的“创”文化建设中,学校旨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在这个评估体系中,学校将以激励性为目的,关注学生创造素养养成的评价;以过程性为主,兼顾全面性与系统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发展;学校还将尝试“电子徽章”等全新的评价法则。

  打造“创文化”互动平台

  在“创”文化互动平台上,求是小学将建设二十亩种植体验基地;创建草木染科学实验室、“本草烹”、“木艺创”专用室,以及网络平台、创客空间建设。

  通过定期开展艺术节、科技节、“创文化”教育教学嘉年华、各类“创文化”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巧妙利用“创文化”互动平台,学校将发挥“创文化”的辐射作用,促进学校“创文化”特色发展,使师生创造素质得到提升。

  营造“创文化”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也是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特色鲜明的物质环境给学生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在校园“创”文化建设中,求是小学不仅在风格上、主题上独具特色,更是让学生直接参与文化墙、文化长廊的制作材料采集、巧妙设计并制作完成,处处渗透“创文化”,形成求是小学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创意设计。为此,学校将重点开发打造中草药种植园、设置“创文化”展室、“创文化”社团专用教室、“创文化”长廊、各年级各班级的“创文化”展示角等,让整个校园充满浓郁的“创文化”气息,让师生共同感受着“创文化”的特色氛围。

  文/孙盈 泉组言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edu/xzjy/2016-03-24/35651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