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打击恶意APP 应提高违法成本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8-21

 

  ◎河南/史奉楚

  学生小杜最近在清理手机内存时,发现手机安装上了“百度手机助手”,几天后她发现,手机总会自动下载百度浏览器等同品牌软件;并且“百度手机助手”被设置成“版本自动更新”,每次更新完,手机界面上就会多了“最强IQ题”、“桌球”、“壁纸下载”等不相关的插件或游戏,让她不胜其烦。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不少APP都存在“捆绑推广”等流氓行为。(8月15日《人民日报》)

  智能手机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恶意APP却乘虚而入,成了智能手机中的毒瘤。

  一般来说,手机软件不能卸载、捆绑推广的设置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恶意扣费、窃取隐私更是侵害了使用者的财产权和隐私权。一些行为甚至触犯刑法,应受到严厉制裁。同时,当前的很多APP均由开发者提供给应用商店,然后供用户下载使用。该模式中,用户相当于消费者,应用商店相当于电商平台,那么,应用商店显然需对其提供给用户下载的所有APP尽到审核把关义务,尤其应确保APP来源正当合法。否则,就应对这些APP恶意扣费、窃取隐私、破坏系统等行为向使用者承担赔偿责任。

  打击恶意APP,首先应强调软件开发者的主体责任。有必要出台APP软件的强制标准,在搜集位置、扣费程序、卸载方法、信息保护方面设置有利于保护用户权利的底线。凡是突破该底线的,均不得通过网络或应用商店提供给用户,否则不仅应赔偿用户损失,还应被处以高额罚款。对于未尽到审核把关责任的应用商店或手机生产商,则应与开发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值得说明的是,此类纠纷中,用户的损失往往难以确定,因此不妨以恶意APP下载数量为依据设置固定金额的赔偿。这样一来,被下载的越多,恶意APP开发者和应用商店的损失就越多。惟有如此,才能倒逼APP开发者尊重市场规则和消费者权利,让人们无忧地享受“互联网+”而不必担心落入陷阱。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