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河南开启“航空紧急救援”模式 形成1小时覆盖圈【查看原图】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9-05

 

启动仪式现场

人民网郑州9月4日电 (戚艺芳)今后再遇到危急情况,就会有“航空救援”保驾护航。9月3日,中国紧急救援河南省全境常态化航空救援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目前,全省范围内已实现昼间航空救援一小时覆盖圈,并实施了多次免费航空医疗救援。

中国航空紧急救援是一项国家安全工程、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一项大民生工程。据悉,2014年我国根据航空救援的客观需要,民政部成立紧急救援促进中心航空救援委员会,规划在全国建设850个救援基地,1400个救援基站及若干个救援点。最终实现全国联网,形成15-25分钟紧急救援圈,利用航空救援优势最大程度赢得时间,救助生命。

同年8月,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中国紧急救援队伍表现不俗。此次救援中,共搜救转运危重伤员59人,空投转运前线救灾物资86架次,空投急需物资85吨。期间,一名84岁高龄的老人被困长达67小时,经过队员的搜救、直升机救援、转运,老人幸运地脱离危险,转危为安。

今年以来,“空中救援”也逐渐在河南实现了常态化。8月30日,中国紧急救援河南航空救援基地的直升机,将一名周口市太康县患者紧急转运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目前,省内已建设郑州、安阳、洛阳、驻马店、商丘等城市的航空紧急救援一级基地,并在各县建起158个临时起降点,全省范围内形成昼间常态化航空救援的一小时覆盖圈。

历经八年的艰苦探索和扎实工作,中国的航空紧急救援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航空紧急救援委员会张子轩主任介绍,争取到2020年逐步筹建完成覆盖全国的航空紧急救援基地,形成中国航空紧急救援网络,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24小时常态化航空紧急救援能力。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