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科学家研发“精子机器人” 或成不育者福音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1-20

原标题:科学家研发“精子机器人” 或成不育者福音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香港《文汇报》1月18日报道,每5名男士中便有1人面对精子活跃度低的问题,这也是男性不育的主因。德国科学家最近研发出一种新技术,利用超微型遥控磁环,套在精子尾部,协助精子游往卵子进行受精。初步实验显示有关技术可在牛精子上应用,将来有望成为全球无数不育夫妇的佳音,也可令不育治疗的费用大大降低。

德累斯顿综合纳米科学研究所的团队在《纳米通讯》期刊发表报告。被研究员称为“精子机器人”的遥控磁环呈螺旋形,以塑胶制造,表层覆有磁性金属钛及镍。磁环直径只有1/4000毫米,刚好能套住精子尾部,让精子头部仍可自由进入卵子。

研究员将精子及磁环放在培养皿内,再在皿外施加磁场,控制磁环游近精子并套在尾部,从而引导精子游向卵子。当精子附着在卵子表面后,研究员便会改变磁场方向,令磁环脱离精子。但研究员施瓦茨承认,要真正在人体应用新技术,还需要长时间研究。

现在因精子活跃度低而不孕的夫妇一般采用名叫“胞质内精子注射”( ICSI)的协助受孕技术,即直接将精子注入卵子,这种方法有效但昂贵,平均每次疗程要1.24万美元(约8.16万元人民币)。(实习编辑:胡雪梅审核:谭利娅)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