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上国学堂该不该放弃义务教育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0-28

 近日听到一件事,一些孩子去上国学堂,学着学着就不得了了,部分孩子居然从学校退学专修国学去了。嘟妈也重视嘟儿的国学启蒙,但是像这种因国学而放弃正常义务教育的冲动行为,嘟妈真心不敢苟同。

国学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统称。《三字经》里从“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到“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介绍了比较完整的国学教育典籍体系。可以说国学研修是循序渐进、贯穿终身的学习过程,启蒙时期只要做到“小学终,至四书”就是极好,不是上特训班就可以飞速提高的。

古人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这些知识学到了才能升入“初中”,学习四书五经之类的学问,和现代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真的没有必要舍弃免费的义务教育而上国学堂的独木桥。

况且,目前中小学义务教育都很重视国学传承。嘟儿自入学至今,在班主任老师有计划的引导下,从《弟子规》学起,先后积累了《三字经》、《朱子家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国学经典,还能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除了学校,家长自己也完全可以充当孩子的国学好“伴读”。不懂不会没关系,国学教育重在熏陶,不必教条。书店里选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读读经典,讲讲延伸出来的小故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多了,“入口”也就“入心”了。

像《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朗朗上口的读物都是嘟妈亲子阅读的最爱,对孩子写作很有好处。闲暇时,陪孩子学点民乐,练练毛笔字,都有助于理解国学内涵。

学国学益处多多,但是不能用“国学堂”取代科学合理平衡的教育体系。历史和社会在进步,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解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宝贝们求知,只有不偏不倚全方位打基础、受启蒙,才是最科学的成长模式。就连老祖宗不也要求“博学而笃志”嘛!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