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信息

“卖饼月入万元”刷新大学生就业观

来源:新华网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3-03-13

“千层饼鸡蛋饼酱香饼,酥脆可口,免费加热……”每天早上6点,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微博)附近政苑小区“餐饮一条街”上,一名身穿蓝色工作服,戴着眼镜,面相斯文的年轻人都会在自己的摊位前大声吆喝。年轻人叫关晓冠,河南许昌人,去年10月,从湖北科技学院毕业的他,在武汉开了这间5平方米的饼店。目前月入万元。(《武汉晚报》3月12日)

在当前全球经济普遍低靡的大背景下,这位刚毕业的大学生靠自己的双手成功创业,为即将毕业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就业启蒙课,尤其是他务实、勤劳、自立、不屈的个性更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值得肯定、效仿、借鉴和学习。

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大军中,与关晓冠经历相似的有很多。他们对于工作岗位的期待和要求有高有低,但最终的选择却都取决于自己:对于命运的安排,是屈服、逆来顺受,还是敢于叫板,敢于说不,敢于迎接挑战,不只是一个人个性、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人意志力的体现,而顽强的意志,往往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

关晓冠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拥有了自己的小事业,而且收入丰厚,既是他选择的成功,更是他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切身体验、成功范例。工作有很多种,价值有高有低,但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体现自己特有的价值。从本质而言,工作无所谓贵贱,只要自己喜欢,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就足了。可是,在现实的社会中,收入多少往往与个体价值的实现往往呈现一定的关系,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敢于向命运抗争、向命运挑战的可贵品质,这一点,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们来说,实在是至为重要。

“卖饼”似乎是一个与大学生并不相关的字眼,然而却在关晓冠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结合,而且结合得天衣无缝,让人称道,体现了当今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多元化,价值体现的多元化。其实,关晓冠“卖饼”更是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的典范,是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具体体现。在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其导向意义、示范意义值得肯定。

(光明网)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50288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