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书画首页 书画资讯 书画访谈 浙商艺术 作品展示 书画展示 文学天地 书画活动 三周年展
 
书画活动  
  书画交易
13813285085(夏春)
13775856669(刘柏林)
 
书画访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访谈   

千年"神兽"被发现 被疑是李冰所凿五石犀之一

时间:2013-01-09    来源:    作者:温鳌
内容摘要:天府广场旁发掘出“千年石兽”是犀还是象?是属于唐代还是秦汉?是门神瑞兽还是治水所用?昨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的工作人员对“石兽”进行现场初步清理,来自川内的多位重量级考古专家也来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天府广场旁发掘出“千年石兽”是犀还是象?是属于唐代还是秦汉?是门神瑞兽还是治水所用?昨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的工作人员对“石兽”进行现场初步清理,来自川内的多位重量级考古专家也来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今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相关专家将在发掘现场举行发布会,为大家揭开更多未解之谜。

现场

神兽翻身 竟有3米长8吨重

昨日上午11点多,原本侧身“躺”在地上的“石兽”在考古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重新“站”了起来。为了防止“石兽”翻身过程中出现损伤,工作人员还特别在其腰部围上了厚棉被。究竟是犀是狮还是象?“站”直了的“石兽”仍让大家难辨其身份。只见它身材高大,高约2米、长3米多,据初步估计,这个大家伙体重达到了8吨。值得一提的是,它整个头部长度几乎有身长的三分之二,因此,现场很多工作人员一时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个什么动物。

随后,近十位负责文物清理修复的专业人员,开始对“石兽”进行现场初步清理。因为在地下呆的时间太长,“石兽”的表面已经附着了厚厚的几层不同质地的泥土。“石兽的材质选用了质地不太坚硬的红砂石,如果用一般的小铲会伤到石兽表面”,于是工作人员又换上了竹片仔细清理。因为“石兽”的身高比普通成人身高还高,因此,工作人员在清理其背部粘土时,还必须站上凳子才能完成。

左侧腰部为何有许多小凹槽?

据考古人员推测,这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钟楼打地基时,打在了石兽嘴部下方地面。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文物就地回填,石兽一侧也因此被水泥覆盖并留下痕迹。

更多谜底今日揭晓

生于何时?

据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队长、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毅透露,根据专家初步判断,“石兽”年代“可能是在东汉以前”。

有何作用?

“石兽”是否就是“李冰治水所用的5只石犀之一”呢?

王毅表示,是否与李冰有关系,专家学者还在做进一步研究,“不过这种圆雕石刻在中国目前的发现中极其罕见,可能这是四川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大型圆雕石刻。这件东西应该是和镇压水精的神兽有关系。”

何处安家?

“石兽会被安放在原处吗?”“石兽会对市民公开展出吗?”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王毅表示:“专家学者还将对石兽进行深入的考古研究,至于它将来的去处,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得出结论后再做安排。”根据相关规定,在“石兽”的文物级别还未确定之前,它的去处目前还有待商榷。

神兽究竟为何物?目前有三种猜测

关于“石兽”究竟是何物,王毅却给大家卖起了关子,“是神兽,到底是什么神兽,明天发布会会有一个基本判断。”

张献忠“石牛”? 根据老成都民间关于明末张献忠“江中沉宝”的故事,里面描述有“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谁能识得破,买来半个成都府。”因此,就有人猜测“石兽”是“石牛”。

唐代“石狮”? 早在两年多以前,钟楼爆破拆除之时,成都作家谢天开曾提及《成都城坊古迹考》中有相关记录:“建房后修建电讯大楼时,掘得一石狮,则苑之瑞兽门当在斯地。”因此,也有猜测“石兽”是“石狮”一说。

李冰“石犀”? 昨日,考古专家在看了“石兽”图片后,又有提出“石兽”与李冰治水所用“石犀”有关。传说在修建都江堰时,李冰下令雕刻5只石犀,置于成都和灌县江中。这5只石犀实际上是水则,同时又是镇水石神。

专家建议――

大剧院设计可添加“石兽”元素

据悉,此次出土的“石兽”位于天府广场东北侧的四川大剧院在建工地。记者在设计图上看到,大剧院的建筑采用别具汉风蜀韵的官式风格,而这也跟刚出土的“石兽”所在的可能朝代有不谋而合之处。

昨日,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马继贤告诉记者,自己也在密切关注出土“石兽”,“石兽是否可以原址保护或展出,这要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不过,马继贤还建议,“在各种考古研究确定后,可以在此处的建筑风格上体现石兽元素,例如,根据其年代做相应建筑风格体现,又或复制一些石兽做点缀……”

成都晚报记者 滕杨 见习记者 李跃 成都市考古队供图

 
 
Tags标签: 责任编辑:温鳌    
上一篇:山东梁山出土汉代“双龙画像石”“朱雀石墓门”

下一篇:汉中龙岗古人类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
    
'); })();